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doc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 和课堂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北根 王蓉霞 李怡 王志明 刘丽敏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2007年春开设以来,已经历了三轮教学。为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6月我们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集中填答式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设计采用了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卷调查样式,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目的与收获、学生学习状况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状况等方面。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回收率为97.4%。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生学习的目的与收获 关于学生学习纲要的目的与收获情况,提出了二个问题。 题目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1、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你认为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可多选) 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 202 76.8% 增强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 98 37.2% 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 142 53.9% 2、通过学习《纲要》,你对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认识怎样? 很清楚 84 31.9% 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 159 60.4 % 仍然不太清楚 20 7.7% 总起来看,本课程教学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教材编写者在“开篇的话”中表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学生们给予了基本肯定的回答。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平时与学生交流时,学生们大都认为虽然中学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重新学习,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 但有一个问题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些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刻。教师要讲透这个问题不太容易。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宏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错把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当成科学社会主义。今后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将其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进行比较,讲深、讲透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二、学生学习状况与自我评价 关于学生学习状况与自我评价,提出了三个问题。 题目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1、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阅读教材? 经常阅读 34 12.9% 有时读一下 176 66.9% 只在考试时候读 45 17.1% 完全没有读过 8 3.1% 2、在课外,您是否阅读过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阅读过 75 28.5% 没读过 188 71.5% 3、学生对自己学习存在问题的评价(可多选) 学习兴趣不浓,只是被动的上课 71 26.9% 课外阅读和实践不够 171 65% 知识积累不够 143 54.3% 学习主动性不够,很少寻找老师的指导 132 50.1% 懒于思考,没什么想法 36 13.6% 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2 19.7% 经常缺课 6 2.2% 缺乏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50 19% 就阅读教材而言,大多数学生选择“有时读”,完全没读过的只有3.1%。对于参考书,则有71.5%的学生选择没有读。平时我们与学生交谈,他们大都表示教材还没阅读完,没空看其他参考书;或者其他学业较重,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或者是老师没有重点叮嘱我们读参考书;或者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时间不太够;或者是参考书太正统,激发不了兴趣;或者是未见其他学生阅读,自己也就不读了。从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外阅读来看,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其理由既有客观原因,如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是缺少学习目标和兴趣。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没有重点叮嘱学生看参考书,也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之一。 就学生对自己学习存在问题的自我评价看,选择最多的是“课外阅读和实践不够”,占调查总数的65%。这说明学生迫切地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扩大课外阅读量,参与社会实践。一半多的学生回答:“知识积累不够。”这说明,我国现行的中学历史教育存在一定的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