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实习电法.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城实习电法

电法勘探野外教学实习 韩江涛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0-7 总体目标 通过本次实习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并掌握电法勘探的常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了解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学习仪器操作技术,了解电法勘探的数据处理流程,并能完成野外实习报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电法勘探教学实习内容 一、实习方法 二、野外施工 三、检查观测及质量评价 四、室内资料整理 五、成果解释及撰写报告 一、实习方法 1、电阻率法 (1)电阻率剖面法 (2)电阻率测深法 2、激发极化法 3、电磁感应法 (1)电磁剖面法 (2)电磁测深法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1、仪器设备的检查 (1)所用仪器工作前的各项技术指标(电池、一致性); (2)所用导线的检查(破损、断、标定) (3)电极及接线(去锈、裸铜线);不极化电极的极差(小于2mv,内阻小于1000欧);保存方法(盐水,短接)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2、装置;电极距; (1)电阻率剖面法 本次实习剖面法的装置为联合剖面装置。 本次电极距:AO=50m;MN=20m;点距=20m 记录点 43,45,…,73 联剖装置示意图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2、装置;电极距; (2)电阻率测深法 本次实习测深法的装置为对称四极装置。 本次电极距: 对称四极装置示意图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2、装置;电极距; (2)激发极化法 本次实习装置为中梯装置。 本次电极距: AB=720m;MN=20m;测量剖面320m,记录点43,45,…,73 K值计算:主剖面、旁测线 测量方式:短导线测量方式 中梯装置K值公式 激电中梯极距选择原则 (1)AB极距最好通过已知点上的电测深实验结果来 确定,通常AB=(70-80)H(覆盖层厚度); (2)测量电极距MN通常为点距,要求MN在 (1/50-1/30)AB内变化; (3)当需移动装置来完成整条测线的观测时,在相邻 装置的接合部位应有2-3个重复观测点*。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2、装置;电极距; (2)电磁感应法 装置:电磁偶极剖面法 电磁偶极(Y,Y)装置 电磁法勘探原理 同线水平共面装置在直立板状良导体上的异常曲线分析 线距5m,点距5m,ZZ装置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3、劳动组织与职责 (1)组长 (2)操作员 (3)记录员 (4)跑极员 (5)其他成员 二、野外施工 (一)、野外作业准备 4、技术保安措施 (1)注意高压、识别供电回路和测量回路,做到安全用电(无穷远极;中梯AB极) (2)测站、记录员和跑极员间的通讯(对讲机规范); (3)遇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工作,将和测站有关的接线全部去掉,以防雷击; (4)工作结束关闭仪器电源;注意仪器和人身安全、牢记“宁走远,不走险”;正确使用并爱护通讯设备,严禁用它开玩笑。 二、野外施工 (二)、野外工作方法 1、测站布置 (1)测站、发射站选点: 联剖、测深、激电中梯:(地点、地势、避高压和变压器、防潮、防雨、防晒、固定测站的导线);(发电机、发射机、A,B电极的布设、接地的要求及改善措施、与发电机的匹配等) (2)观测前的检查(仪器与导线的连接,通讯设备,漏电检查,核实各电极位置(点号),以上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进行观测。 二、野外施工 (二)、野外工作方法 2、导线敷设 (1)供、测导线分开 (2)测量导线不要架空 (3)收、放线技术(无穷远极) (4)处理好导线接头 (5)过铁路、公路、河道、房屋等建筑物的处理 二、野外施工 (二)、野外工作方法 3、电极接地要求与原则 (1)电极应尽量在接地点附近,垂直打入地下,尽量减小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不满足测量条件时,要用多根电极并联以减小接地电阻,供电电极数目应依据电流和接地条件而定,单根电极通过的电流以不超过0.1A为宜,以减小电流不稳定现象。(1,2,8) (2)电极入土深度适中,一般在MN/20-MN/10之间。在剖面测量中,单根电极因客观条件向一侧偏离时,垂直测线方向应小于AO/14,沿测线方向小于AO/220,测深中需移动电极时,垂直测线方向应不超过AO的5%,沿测线方向不超过AO的1%。 (3)不极化电极接地的技术要求: a.应在接地点挖电极坑,坑内不要有可燃物,确保接地电阻较小。 b.不极化电极不可埋在流水,污水或废石堆中。 c.当接地点受自然条件限制须移动位置时,移动方向应垂直测线,移动距离不应大于观测点点距的1/5*。 二、野外施工 (二)、野外工作方法 4、漏电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