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苜蓿市场发展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苜蓿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苜蓿市场发展分析 来源: 何斯坦奶牛俱乐部 发布时间:2011-08-02 作者:杨茁萌 李胜利 阅读次数: 76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现代苜蓿产业的发展历史,将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辩证分析了7个主要因素对苜蓿市场变化的影响,对今后我国苜蓿市场发展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奶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一体化养殖的发展和苜蓿收购价的提高,国产苜蓿数量会明显增加;由于美国优质苜蓿在中国奶牛饲养方面的影响力和市场开拓,国产苜蓿在外压之下,将会彻底改变以往只注重产量,而忘却质量的生产观念,国产苜蓿质量和销售价格会逐步提高,产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国产苜蓿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外苜蓿凭借在质量和稳定供货数量方面的优势,将长期占据我国一定份额的苜蓿市场,中国终将成为世界苜蓿进口大国,中国苜蓿市场将会出现中外企业相互竞争、相互关联和相互融合的新局面。 关键词:苜蓿;市场分析;产业;苜蓿进口 我国苜蓿产业经过十年的运行和实践,从高峰走到了低谷,从过去供大于求到现在完全满足不了奶牛养殖业的需求,苜蓿面积逐年减少,数量大幅下降,已成为限制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奶牛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急剧上升,近年苜蓿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从而又激发了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苜蓿产业又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苜蓿的大量进口,使市场上苜蓿性价比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使奶牛养殖得到了实惠,同时也给国产苜蓿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推动着我国苜蓿产业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因此,分析和研究中国苜蓿市场的变化对苜蓿产业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我国现代苜蓿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1.1 快速发展的阶段(1999年—2003年) 自1999年起,在北京、河北、甘肃和山东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草业公司相继成立。2001年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的召开正式揭开了我国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基地加农户企业化运作,产学研一体的苜蓿产业化的序幕。产业化必须企业化,必须市场化,必须商品化的观点已深入人心(杨茁萌,2001)。 根据国内目标市场和国外市场,从苜蓿产业化发展程度、产品数量、商品率水平、地理位置和物流成本等综合竞争能力的角度,将国内草业企业分为四个优势群。第一优势群由华北平原,如北京、河北和山东的企业组成,其草产品数量大、质量好、商品率高,市场占有率很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第二优势群由辽宁、内蒙和山西的企业组成,其价格低、质量较好,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但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三优势群由甘肃、宁夏和陕西的企业组成,其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苜蓿生长,雨水少,产品质量很好,产业化水平较高,生产数量大,仅在运输能力及其成本上处于劣势。第四优势群由新疆的企业组成,其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苜蓿生长。但加工企业少,缺乏现代草业经营的意识,收获加工机械极少,种植面积大,而管理较粗放,传统的种草意识占主导地位,多为散草,商品化率在全国属最低,牧草市场发育不足,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杨茁萌,2004)。2003年,全国用于生产苜蓿商品草产品,并进入流通的苜蓿种植面积有50万亩左右,其中北京地区5万亩,河北黄骅、沧州等地有10万亩,山东有5万亩,甘肃有15万亩,宁夏有5万亩,全国年可生产苜蓿草产品(包括草捆、草块和颗粒)30万吨左右,是我国苜蓿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当时的市场需求年不足10万吨,处于供大于求局面。甘肃的苜蓿产品直到第一和第二优势群的产品销售了80%时才能占据市场,对甘肃的苜蓿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2 企业激烈竞争的阶段(2004年—2006年) 自从国家取消农区退耕还林的补贴和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后,我国农区种植的苜蓿就没有了任何政府补贴,造成苜蓿的效益明显低于农作物,苜蓿种植面积每年以30%的速度递减。2006年,华北平原的第一优势群消失殆尽,北京的苜蓿实际保苗面积不足1万亩,河北沧州地区也不到3万亩,山东和天津更是廖廖无几,直接造成了第一优势群的龙头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当地形成了一批小规模的收购经纪人,无法稳定基地种植和保证产品质量。第二优势群主要靠内蒙古,有5万亩基地,分布在通辽、赤峰、达拉特前期和呼和浩特周边。山西的商品草在市场上影响很小,几乎没有占有率。辽宁的产品曾在阜新和法库有一定存量,但也没有发展起来。由于减少了竞争对手,第三优势群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但也处于急剧下滑的状态。在2003年期间,甘肃省每年生产的商品苜蓿草产品约15万吨,而2006年时,总产量只有7-8万吨。宁夏虽然面积不小,但是,使用机械化配套收获的面积只有2万亩左右,年生产苜蓿草产品不到2万吨,虽然固原山区种植的苜蓿面积大,但集中连片的较少,缺乏适应山区梯田收获打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