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技术原理-郭小阳-西南石油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井技术原理-郭小阳-西南石油大学

研讨报告 主讲人:刘崇建 郭小阳 1)套管偏心情况 从图1 和表1 可知: 当窄间隙度小到7mmc以下时,其平均速度接近于零,形成了钻井液滞留区,降低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 对于小井眼来,套管更易偏心,形成钻井液滞留区的可能性比一般井眼大。因此,小井眼的居中中度应比一般要求严格,推荐为85%以上,此时宽窄间隙速度比约为1.3左右。 3)紊流接触时间 水泥浆和钻井液的压力梯度、动切力之比反映了环形空间各个位置x水泥浆驱动剪切力与钻井液剪切阻力的关系,即 (3)理论设计 1.冲洗液 冲洗液是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和钻井液稀释剂的低粘度水基液体,有时用清水+0.3%的缓凝剂配成。其主要特点为: (1)较低的基浆密度,其流变性接近牛顿液体,一般小于0.015Pa·s并有侵蚀泥饼的作用; (2)在环空中的雷诺数大于3000; (3)提高顶替效率需要冲洗液的接触时间为3~7min。Re=2100~3500,接触时间为7min;Re=4000~8000,接触时间为5min;Re=28000,接触时间为3min。套管居中时,接触时间为3min;套管偏心度为15%时,接触时间为5min;套管偏心度为15%时,接触时间为7min。 2.先导稀水泥浆与尾随主体水泥浆 1)先导稀水泥浆 (1)先导稀水泥浆用量一般为当量于裸眼井段平均井径环空长度150~200m设计,与主体水泥浆的密度差Δρ≥0.3; (2)先导稀水泥浆浆尽可能使流变性能接近于牛顿液体,达到紊流顶替。如实际情况不能达到紊流,则需使主体水泥浆的流性指数n1小于稀水泥浆的流性指数n2,即n1<n2或动塑比τ0c/ηscτ0m/ηsm。 3.推荐的环空浆柱组成 谢谢各位专家! 小结 1.保证井身质量,使套管居中,是提注水泥顶替效率的主要因素,一般井套管偏心度要求在33%以下,而小井眼要求更为严格,应在15%以下; 2.钻井液的触变性对水泥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固井时应尽量减小钻井液10min的静切力,在2Pa以下; 3.合理加入冲洗液和隔离液,增加紊流或塞流接触时间3~7min,对提高窄间隙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有明显作用,如能提高其紊程度,这种作用尤为明显; 4.为提高小井眼注水泥流变学的设计精度,在测量和计算水泥浆流变参数时,应采用剪切速率1000S和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要考虑液体流变性能对剪切速率的影响; 5.紊流顶替和塞流顶替不是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的唯一因素,而合理地控制水泥浆和钻井液的压力梯度比和动切力比在2~3和1.3~2,对提高小井眼偏心环空的顶替效率,却具有明显的效果; 6.水泥浆与钻井液的压力梯度比和动切力比,随套管偏心度的减小而减小,不同情况的具体数值,应由实验和现场统计确定。 ? 高压油气井固井作业中,油、气、水窜问题虽然已经研究多年[ 1、3、4],但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解决这项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如何系统的设计出一套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及环空中合理的组成。浆体的组成及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水泥浆的浆体组成,不仅要满足良好的顶替效率外,还要保证水泥浆动态过程的压力平衡及水泥环的整体密封质量; 2.? 设计的水泥浆在凝结过程中,应能防止和补偿水泥浆失重而引起的浆柱压力降低问题。水泥浆柱凝结过程降至水柱的时间是危险的时刻,应特别注意控制该时刻的压力平衡问题。 三、水泥浆失重及其防气窜性能设计 (一)水泥浆体系及性能设计 这里所考虑的是水泥浆的特殊性质。一般工程施工性能,则按油井水泥API时规范的要求及现场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1.防气窜性能设计 (1)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Gf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或漏失压力)GL,确定水泥浆密度ρc, Gfρc GL。ρc可由多段不同水泥浆密度组成,其当量密度ρc=(ρc1H1+ρc2H2)/ L 。ρc1、ρc2分别为井段H1和H2的水泥浆密度;L=H1+H2。 (2)根据井况及水泥浆柱压力平衡关系,计算气窜潜力系数GFP[2、6、8],估计气窜可能性。 GFP是由哈里伯顿公司(HS)在1984年提出的。他们应用水泥浆过渡时间的概念,采用水泥浆胶凝强度τcgs=240Pa(2.4g/cm2)时,浆柱压力的最大降低值Δpmax(Mpa)与井内浆柱的过平衡压力pOBP(Mpa)之比来描述气窜的危险性。即 很显然,pOBP愈大,Δpmax愈小,GFP愈小,气窜危险性愈小。pOBP=0,说明浆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平衡,气窜危险性增加;pOBP为负,井内将会发生气窜,设计时必须避免这种情况。 GFP大小与气窜的可能性及防止气窜的方法如表1。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