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IV自然史与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和病毒复制关系 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期 1. 急性感染期 感染HIV后6天~6周,出现上感样及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感染后2~4周,逐渐出现HIV抗体,期间为“窗口期” 随后血浆病毒载量明显下降,CD4+细胞数量回升(但仍低于感染前水平),而后呈进行性减少 症状的出现、持续时间以及病毒载量与预后相关 平均持续22天,可自行消退 2. 无症状感染期 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血浆病毒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波动很少超过1个对数值或10倍) CD4+细胞数呈进行性减少(降低速度为50~100个/μL?年) 平均持续8年(数月~数年) 3. 艾滋病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 病毒载量开始上升,CD4+细胞减少速度明显加快 PGL综合征 3. 艾滋病期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卡氏肺孢菌肺炎、卡波济肉瘤、肺部或食管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肠道隐孢子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HIV相关性脑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组织胞浆菌病、淋巴瘤、结核病、弓形虫脑病、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 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 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干咳、呼吸短促 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扩散效率均减少 典型胸片: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 病原学诊断: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孢菌 卡氏肺孢菌肺炎 PCP,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有关,多见于男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 可发生在HIV感染的各个阶段,甚至在CD4+细胞水平较高时 可侵犯皮肤、黏膜、内脏和淋巴结 卡波济肉瘤 KS,Kaposi’s sarcoma 孢子丝菌病 真菌性角膜炎 口腔真菌感染 疣 带状疱疹 尖锐湿疣 HPV感染 淋巴结核 淋巴瘤 恶液质表现 消瘦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测 AIDS患者 正常(×109/L) CD4 0.2 1(0.8~1.2) CD4/CD8 1 1.2~2.1 淋巴细胞总数 1 2~3 流式细胞仪测定 血清学检测(1) HIV抗体的初筛试验——ELISA(酶联免疫试验) 血清学检测(2) HIV抗体的确证试验——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试验) 血清学检测(3) HIV抗原检测——ELISA夹心法 测定p24抗原 敏感性很高(7~10 pg/ml) 特异性稍差(可有假阳性) 分子生物学检测(1) HIV RNA检测——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CR:高温变性(94℃)→低温退火(55℃)→适温延伸(72℃);经25~30个循环,成倍数扩增 荧光定量PCR:比常规PCR多一个寡聚核苷酸探针(带一个荧光发光分子和一个荧光淬灭分子) 应用:PCR查PBMCs前病毒DNA;RT-PCR查血浆中的病毒RNA 分子生物学检测(2) 淋巴细胞HIV RNA检测——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 原理: RNA片段经电泳分离,从凝胶中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再用探针杂交 分子生物学检测(3) HIV变异株检测——Sanger测序法 原理:核酸扩增时,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点开始,随机在某一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A、T、C、G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通过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获得DNA序列 诊 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多个性伴和不洁性生活史;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史;HIV抗体阳性所生的子女;其它(如职业暴露或医源性感染史)。 临床表现:高危对象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红斑样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考虑急性HIV感染。感染进入无症状期多无任何表现,也可有淋巴结肿大,疲劳,乏力等。 实验室检查:①HIV抗体阳性,并经确证试验确认;②血浆HIV RNA阳性;③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 预 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 感染的HIV型别及亚型:HIV-1较HIV-2临床进展快 并发的机会性感染:同时合并卡波济肉瘤及肺孢菌肺炎者病死率最高;合并丙型肝炎者预后差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改变了艾滋病进程 —未治疗者的四种结局: 典型、快速进展型、长期无进展型、长期存活型 HIV感染的四种转归 典型 (70%~80%):5~10年进展为艾滋病 快速进展型(10%~15%):2~3年 长期存活型 (极少):进展到艾滋病期后能稳定较长一段时间 长期无进展型 (5%):HIV感染超过10年,CD4+细胞500/mm3,病毒载量103拷贝/ml 治 疗 治疗原则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作基础 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 正确使用抗机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zhlm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