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营养缺乏病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营养缺乏病预防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B1缺乏病 维生素C缺乏病 叶酸缺乏症 钙缺乏 铁缺乏 锌缺乏 碘缺乏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临床上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Marasmus);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水肿型(Kwashiorkor);介于两 者之间的混合型(Marasmic-kwashiorkor)。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病因 长期摄入不足: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奶粉配制过稀;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粥、奶糕)为主;不良的饮食习惯; 消化吸收障碍:裂唇、裂腭、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需要量增多:疾病恢复期、双胎早产等。 消耗量过大:糖尿病、蛋白尿、发热、甲亢、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营养素的消耗量增多。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水肿型:精神萎靡,反应冷淡,体重不轻或减轻,下肢凹陷性浮肿,肝脾肿大 。 消瘦型:初起仅体重减、皮下脂肪变薄、皮肤干燥;继之,体重和皮下脂肪进一步减少,身高停止增长,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状若老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食欲低下。 混合型: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治疗 原则: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和治疗合并症。 1、祛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治疗原发病。 2、调整饮食:此病患儿的消化道已适应低营养的摄入,故饮食调整不能操之过急。可给予乳制品、豆浆、蛋类、肝泥、肉末、鱼粉等高蛋白食物,也可给予酪蛋白水解物、氨基酸混合液或要素饮食。 3、促进消化:可补充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预防 1、合理膳食:提倡母乳喂养,对不能母乳喂养者应采取合理的部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如发现体重增长缓慢、不增,便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给予纠正。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4、减少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治传染病和先天畸形,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对患有裂唇、裂腭及门狭窄等先天畸形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缺乏病(Vitamin A deficiency)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上皮组织显现角质变性。眼部症状出现较早而显著,对暗适应能力降低,继之结膜、角膜干燥,最后角膜软化甚至穿孔,故又有夜盲、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等之称。 本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及长期腹泻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多在1~4岁,6岁以上较少见,亚非发展中国家均多见此病。 维生素A缺乏病 一、缺乏原因 1 饮食不当:摄入不足 2 消化系统疾病:吸收利用障碍 3 消耗性疾病:需要量增加 4 代谢障碍:甲低,糖尿病 5 蛋白质和锌缺乏 6 其他因素:酗酒、药物 维生素A缺乏病 二、发病表现 暗适应能力降低,夜盲; 结膜干燥,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 毛囊角化、皮肤干燥,毛囊性丘疹,“蟾皮症”; 儿童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 生殖功能障碍; 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A缺乏病 三、预防 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 监测易患人群的营养状况; 干预措施:长效维生素A制剂,营养素补充剂,强化食品等。 维生素D缺乏病 一、缺乏原因 日光照射不足:最主要的病因 维生素D、钙、磷摄入不足 维生素D 、钙、磷吸收障碍 其他疾病或药物的影响 维生素D缺乏病 二、发病表现 1. 佝偻病 精神神经症状:多于小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是头部多汗,可出现枕秃。 骨骼改变 (1)头部:3~6个月可出现颅骨软化(“乒乓感”);7~8个月可出现方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3)四肢:6月以上小儿腕、踝部可形成手镯或脚镯;开始行走后严重者可出现“O”型腿或“X”型腿。 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落后。 神经、精神发育迟缓:重症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伴发感染。 维生素D缺乏病 三、预防 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