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1 综 合 说 明 6 1.1灌区概况 7 1.2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 1.3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10 1.4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11 1.5灌区工程规划设计 11 1.6工程管理 12 1.7工程投资估算 13 1.8国民经济评价 13 1.9实施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13 2 灌区基本情况 14 2.1自然社会概况 14 2.2 自然灾害情况 14 2.3 灌区概况 15 2.4 灌区水源 16 2.6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0 3 灌区实施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 3.1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现状 22 3.2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3.3 灌区实施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27 3.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8 3.5恢复灌溉面积的确定 36 4 灌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7 4.1灌区范围及土地资源 37 4.2灌区面积和种植结构 38 4.3灌溉标准和灌溉制度 38 4.4灌区需水量预测 38 4.5灌区可供水量分析 45 4.6各行业对水资源需求预测 53 4.7水量平衡计算 53 5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内容 66 5.1项目范围和建设规模 66 5.2灌区水源改造工程 67 5.3灌区骨干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改造工程 67 6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69 6.1工程地质 69 6.2工程水文 69 6.4建筑材料 70 7工程设计 71 7.1设计依据及标准 71 7.2灌区节水改造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 72 7.3建设目标 73 7.4灌区改造总体布局 74 7.5.溢惠渠渠首引水枢纽改造设计 74 7.6骨干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改造设计 74 8工程管理与管理体制改革 84 8.1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84 8.2灌区经营机制改革 84 8.3灌区运行管理 85 8.4灌区节水改造实施组织机构及管理 86 8.5灌区工程管理设施配套 87 9施工组织设计 88 9.1工程施工条件 88 9.2主要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施工方法 88 9.3分期实施方案及施工安排 95 10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设计 96 10.1水土保持 96 10.2环境影响分析 96 11工程投资估算 97 11.1编制说明 97 11.2编制原则及依据 98 11.3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估算表 101 11.4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单项工程估算表 101 11.5资金筹措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102 12 国民经济评价 103 12.1经济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 103 12.2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104 12.3效益计算 104 12.4费用计算 106 12.5结论 107 13保障措施 108 13.1组织保障 108 13.2制度保障 108 13.3投入保障 109 13.4技术保障 109 1 综 合 说 明1.1灌区概况 某某灌区位于部丘陵山脚南临汉江,东依大龙河,西与胥惠渠灌区,是党河水库、都家沟水库、苎溪河水库高家河水库溢惠渠党惠渠m2,总库容4915万m,兴利库容226万m3,灌区以党河水库为三座小型水库和溢惠渠均建于50年代1952年修建党惠渠和灌区,稍干旱灌溉面积不足万亩 1966年10月党河水库由省水电设计院,70年3月竣工,75年原党惠渠管理局“某某县党河水库管理处”,。 的洋州镇、戚氏镇、贯溪镇、溢水镇和龙亭镇44个自然村的7.万亩农田,灌区东西长21Km,南北宽5Km,地势北高南低,灌区海拔高程约在405.64~517.90m之间,灌区地处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级阶地,地形较平坦。灌区土壤按土质分为重壤、轻壤沙壤,62%、23%、15%。灌区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平均在2.0m左右,地下水流向由西南至东北。 灌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4.4℃,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多年平均日照1824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28.1mm,最大年降雨量达1124.8mm,最小年降雨量为604.9mm,且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710月,时段降雨占全年降雨的61%,全年无霜期239d。平均干旱指数1.12,多年平均蒸发量901.7mm,最大冻土层深度0.3m。灌区以小麦、水稻、玉米、油菜为主,兼种蔬菜、瓜果及其它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水旱轮作,复种指数为190%,年粮食总产量为3.2万吨,粮食平均亩产850Kg,是的粮油主产区。灌区处于汉江北岸平川区沿108公路两侧分布于县城东西片和城区周围,近年来灌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元,灌区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县城至各乡镇均有水泥路贯通。灌区人口7.5万人,其中农

文档评论(0)

slyjdog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