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历任安西都护.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唐历任安西都护

大唐历任安西都护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命大将侯君集等伐高昌,克之。其年于高昌故地置安西都护府,并设安西都护以统之。由此拉开了大唐经营西域的序幕。从初唐到中唐,安西都护府制驭西域百余年,虽经几度迁徙、几度废立、几度陷落,但其为维护边疆稳定、保护商路畅通做出的贡献是极其卓越的。安西都护任上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很遗憾,其中的一些人在今天并不为人所熟知,所以作此文聊为记录。但是手头资料极为有限,所以只能够作一个不完整的说明。? 1.乔师望? 关于谁是首任的安西都护,两《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均未明确提及此事。一些新出的历史教科书认为“贞观十四年,唐置安西都护府,以郭孝恪为安西都护”云云,这是缺乏根据的。《新唐书.郭孝恪传》载:“贞观十六年,拜凉州都督,改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资治通鉴》所记略同。贞观十四年至十六年有两年的时间,其间安西都护不可能空缺。所以郭孝恪并非首任安西都护,在此之前应该至少还有一任。? 唐初许敬宗等编《文馆词林》卷六十四《贞观年中巡抚高昌诏》有如下记载:? 高昌旧官人并首望等,有景行淳直及为乡间所服者,使人亦共守安西都护乔师望,量拟远都尉以下官奏闻。? 此条记载和《册府龟元》卷一六四的相关内容以及《新唐书.太宗纪》中的“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可互证。由此可见,贞观十六年正月之时,守安西都护为乔师望。而此时郭孝恪尚未出任新的安西都护。故可以认为乔师望有可能是首任安西都护。? 关于乔师望,两唐书均未立传。《新唐书.诸帝公主》高祖诸公主庐陵公主条:“庐陵公主,下嫁乔师望,为同州刺史”。其余通鉴中有一些条目,贞观二年为游击将军出使薛延陀,二十年为夏州都督随击薛延陀等等。? 2.郭孝恪? 前面提到贞观十六年郭孝恪出任安西都护,至贞观二十二年(648)仍以安西都护随阿什那社尔伐龟兹,并在与龟兹西突厥联军的战斗中战死。(事见《新唐书.龟兹传》、《资治通鉴》卷199)。在这期间,没有关于其他人任安西都护的记载。从郭孝恪在西州的政绩、战绩来看,基本可以认为从贞观十六年(642)到贞观二十二年(648),郭的任期是连续的。? 郭孝恪在贞观可以说是比较有名的边将之一,其事迹见两唐书本传。? 3.柴哲威? 显庆三年唐彻底攻克龟兹,五月,再次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徙至龟兹。升西州为都督府,以安西都护麹智湛为西州都督。(事见《资治通鉴》卷200、《新唐书.龟兹传》)。这说明麹智湛由安西都护改为了西州都督。从郭孝恪战死至显庆三年之间有十年,也就是说十年中麹智湛是安西都护之一。问题在于这十年中还有哪些人担任过这一职务。? 一些文章里面提到过谯国公柴绍子柴哲威曾于贞观二十三年(649)至永徽二年(651)出任安西都护,但是我找了很久还是找不到史料证明,这里提一下,以备讨论。? 4.麴智湛? 贞观二十三年(649)阿史那社尔败龟兹,安西都护府首次迁往龟兹。后由于受到西突厥势力威胁,不得不于永徽二年(651)迁回高昌。《旧唐书.高宗纪》中的“(永徽二年十一月丁丑)以高昌故地置安西都护府”就是指此事。前面柴哲威所领安西都护之治所即应在龟兹,其职务随治所变动而罢。麴智湛之任期大概也是从此而始,麴智湛时任西州刺史,按郭孝恪的例子,领安西都护是有可能的。显庆三年安西都护治所重新回到龟兹,西州升格为都督府,麴智湛也顺理成章的出任设立在他的祖地之上的这个都督府的都督。这就意味着其安西都护任期的终结。? 麴智湛事迹见两唐书《高昌传》。? 5.高贤? 《资治通鉴》卷201:“(龙朔三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将兵击弓月以救于阗。”这是两唐书和通鉴关于安西都护高贤的唯一的一条记载。弓月城在天山北,后隶北庭大都护府,今伊犁河附近。而于阗为丝绸之路南道国家,在南山(昆仑山)与突伦碛(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这次行动的敌人,可以从后面的一些情况看出:“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阗。敕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将兵救之”(见通鉴卷201高宗麟德二年三月条)。显然,两次行动的性质是一样的。针对的是疏勒弓月吐蕃军事联盟。高贤采用的是围魏救赵的办法,直接端弓月的老巢,迫使弓月从于阗退兵。? 6.裴行俭? 《新唐书.裴行俭传》:“麟德二年,擢累安西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裴行俭何时卸任,两唐书没有说明。《资治通鉴》卷201总章二年提到,“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始于员外郎张仁玮,设长名姓列榜,引铨选之法”,可见当时裴行俭已经是京官了。麟德二年(665)到总章二年(669)共四年时间,裴行俭任安西都护时间应包括在这段时间之中。? 7.杜怀宝? 《新唐书.王方翼传》载“裴行俭讨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徙故都护杜怀宝为庭州刺史”。裴行俭讨李遮匐是在调露元年(679,事见《裴行俭传》)。由引文可见,在此之前安西都护为杜怀宝。出兵之后,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