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蚕礼制历史与文化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蚕礼制历史与文化初探

文章编号: 1003 - 9104( 2012) 08 - 0095 - 04*先蚕礼制历史与文化初探宗宇(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35)摘 要: 本文通过对历代皇室后妃亲蚕历史和先蚕礼仪的挖掘梳理,希望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历代所祀蚕神的姓名与来历,追溯了中国古代 亲蚕躬桑的历史,介绍了历代皇后祭蚕礼仪的发展变化,最后对先蚕礼的规模和次数进行分 析,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由于祭蚕场所大多位于城外,女子出入不便,作为祭祀与被祭祀者均 为女性的先蚕礼不能经常举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清代作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各方面 的礼仪典制非常完备,由于统治的需要,满族统治者非常重视汉学文化,承袭了以农桑耕织 为主体的汉族传统礼法,亲蚕典礼在清朝不仅没有偏废,反而更为盛大,“为旷世巨仪”,这 也不失为统治者收拢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先蚕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 中蚕神故事、先蚕坛建筑、祭祀礼仪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蔡祀; 文化人类学; 先蚕神; 亲蚕躬桑; 先蚕仪; 文化内涵; 艺术发生中图分类号: J01文献标识码: AHistory and Cultural of Ritual System in Pre - qin DynastyZONG Yu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养蚕缫丝历史,中国的“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很多专家学者对蚕丝业 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历 史、经济、民俗、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历史学方面,有陈娟娟《丝绸史话》① ,袁宣萍、赵丰《中国 丝绸文化史》② 和刘克洋《蚕桑丝绸史话》③ 等,对古代丝绸业 的工艺、技术、发展历史等做了深入的研究。考古学方面,周 匡明《钱山漾绢片出土的启示》④ 从考古学的角度印证了浙江 湖州先民利用蚕丝的历史。经济学方面,樊树志《明清江南市 镇探微》⑤ 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民俗学方面,有张爱萍、上官 素荣《论湖州民间蚕神信仰及其社会影响》、岳珍《青衣神考》 等文章。文学艺术方面,有谢倩云、温优华著《中国古代诗词与蚕 桑文化》⑥ ,陶红、张诗亚《蚕桑文化的符号构成及礼治内涵分 析》⑦ 、赵丰《丝绸艺术史》等,都是这方面的文章著作。但既有的研究成果在对国家祀典中先蚕仪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方面却鲜有研究。本文通过考证大量的史料,对先蚕仪 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以史料印证了先蚕仪历史与文化传承 的变迁,重现昔日盛大的皇后祭蚕礼仪,为重现北京先蚕坛的 昔日辉煌做好资料上的准备工作。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就是自然 经济,衣食住行自给自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 辱”充分说明了衣食的重要性,即耕织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以 农桑为本,蚕桑丝织是关乎国计民生之大事,是农业经济的根 本。统治者把蚕桑生产与粮食生产相提并论,确立了“农桑并 举,耕织并重”的国策。男耕女织、丰衣足食是中国历朝历代 统治者的治国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古人认 为万物有灵,为了达到祈福免灾的目的,古代统治者按照一定 的规定,进行不同等级的祭祀活动,并载入国家祀典,这些国 家祭祀活动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简介: 宗宇( 1980 - ) ,女,汉,北京人,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方向: 文物保护及利用。*96HUNDRED SCHOOLS IN ARTS先蚕神是传说中始教民育蚕之神。相传周制,王与诸侯皆有公桑蚕室。自周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沿袭其制,并设 祭坛,称先蚕坛。先蚕坛是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始建于明嘉 靖年间,原设于安定门外,清乾隆时期考虑到后妃出入方便等 原因,将之改建到皇城之内北海东北隅。作为皇室后妃祭祀 蚕神、行躬桑之礼的场所,先蚕坛曾多次上演过盛大、繁复而 完备的先蚕礼。祭祀先蚕神的活动,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告终 了,先蚕坛也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被人们遗忘。笔者查阅历 代皇家祭祀先蚕坛礼仪的相关资料,对历代皇室后妃亲蚕历 史和先蚕礼仪进行挖掘整理,希望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 化遗产的目的。周以后历朝都沿袭着祭先蚕的礼制,但在清朝以前皇后亲祭及遣妃祭蚕的次数有限,自汉代至明代有典籍记载的皇后亲 桑记录共有 20 次( 见表一) ,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蚕 坛建于城外,皇后出城不便; 二是先蚕礼的祭祀与被祭祀者均 为女性,而女性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决定了先蚕礼不能与先农 礼等其他祭祀相提并论,每当改朝换代时就会被人忽视很长 一段时间。到了清代,清初时先蚕礼并没有被列入国家祀典瑏瑢 ,顺治 时期才制订了与农业相关的祈雨、祈谷、祭先农等礼制,但传 统礼教中的先蚕制度并没有被提及。到了康熙朝,康熙皇帝 本人对农业非常重视,在位时反复强调“王政之本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