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燕-资源环境约束下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研究.doc

苏晓燕-资源环境约束下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晓燕-资源环境约束下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下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研究 苏晓燕 ; 张美华 ; 胡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B018)。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苏晓燕(1956~10),湖南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方面研究 电话 E-mail: ?huamei_23@163.com 摘要: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1+8”城市圈成为十七大后新的改革试点区。其产业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其中圈内的产业转移以及承接圈外产业转移尤为突出。本论文结合武汉市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首先阐述了武汉城市圈的资源和环境现状,接着分别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承接东部地区与圈内的产业转移情况,并具体阐述了武汉城市圈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资源环境;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 Industrial Transfer in Wuhan City Circle und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u Xiao-yan, Zhang Mei-hua, Hu Die Abstract:As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area, Wuhan City Circle has been a new reform selected spot after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industrial transfer, especially the transfer inside the circle and accept outside industrial transfer. To study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Wuhan City Circle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issue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that Wuhan City Circle persists in building a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ociet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in Wuhan City Circle firstly; and then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side the circle and accept outside industrial transfer respectively, besides, illustrat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 dur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Wuhan City Circle;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Key wor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uhan City Circle; Industrial Transfer 1 引言 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赤松要(1932年)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对其研究得出的结果主要有:劳尔·普雷维什(1949年)中心—外围理论;缪尔达尔(1957年)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弗农(1966年)产品生命周期说;小岛清(1977年)边际产业扩张论。而国内学者在国外已经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了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如陈刚等(2001)认为在撤退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主体,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李小建等(2002)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降低,存在梯度差异,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张秀君、史耀媛(2005)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 [1]。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针对宏观层面的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是在国外已经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展开的,其相关的研究集中在产业转移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