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不断拓展司法为民平台 ——####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县人民法院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在全国逐步确立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工作机制正在进一步创新,立案庭的职能界定亦相应有了新的发展。####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精神要求,在充分发挥立案庭在协调调度全院各项审判工作和信访工作的“中枢纽带”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高标准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多年的努力,诉讼服务中心于2009年被评为县“巾帼文明岗”、“党员示范岗”,2010年荣获市“文明示范窗口”荣誉称号,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验收。现将我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在院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诉讼服务中心积极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设置科学化、流程信息公开化、立案手段科技化、服务措施便民化”。 (一)夯实窗口基础设施,打造便民诉讼平台 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达230㎡,统一使用 “便民诉讼、和谐信访”的标语。大厅依据功能设置的不同,分别设置了立案、诉讼费缴退、材料收转、司法救助等窗口。诉讼服务中心不断加强科技化建设,配置有IC卡公用电话、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LED显示屏、便民箱(为当事人提供笔墨、纸张、针线、眼镜、常用医药用品等便民设施),并配备有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及打印机,供当事人上网查阅、接收资料、修改诉状、打印材料等。大厅墙上公布有诉讼流程表,诉讼收费标准、司法救助标准等,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中心配置有银联POS机,实现了民商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立案及诉讼费用收取“一站式”服务,极大的为当事人提供了方便。中心制作编印了常见的30种诉讼文书样本和13种类别的诉讼指南,摆放于大厅的显眼位置,供当事人随时取阅。诉讼服务中心内还设置了当事人休息区,并配备有饮水机和座椅,免除当事人排队等候之累。设置有院长接待室、信访接待室、调解室等,进一步健全了中心的各类功能。 (二)提升窗口干警素质,营造良好服务氛围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道德高尚”的要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通过充实力量,定期培训,合理配置窗口干警结构,干警的司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中心现有干警7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干警 名,具有审判职称的干警 名,45周岁以下干警 名。45周岁以上大专学历和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干警比例占 %。中心负责人由立案庭庭长担任。中心实行岗位锻炼与轮岗制度,部分初任法官和拟任中层领导先到窗口锻炼,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并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人员的调配,坚持从知识结构、年龄、工作经验、岗位职能等多方位出发,进行科学调配,充分发挥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审判人员的各自优势,将年轻朝气、工作热情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法务功底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立案信访队伍的科学发展,更为当前多类型、各层次案件的依法准确立案提供了有力保障。队伍的科学发展,为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心干警统一着制服,佩法徽,挂牌上岗,要求仪表端庄、衣着整洁、精神饱满、举止得体、文明礼貌、语言规范、服务周到、态度认真、高效及时、方法得当、平等对待涉诉群众。并做到“四无”:无对待群众作风粗暴、态度冷漠、语言生硬、行为蛮横、办事推诿拖拉刁难等现象;无擅自离开岗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等现象,无在工作时间或者工作日中午饮酒、在接待场所吸烟、饮食、与他人勾肩搭背、嬉闹等不雅行为;无借工作之便,向当事人或者来访群众托办私事或者索取财物;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追究责任的情况发生。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优化软件环境 诉讼服务中心立足建立新机制,按照严要求管理、全程化服务的创建思路,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为中心持续保持优质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首问负责制度。接待来访的首位工作人员,全程负责接待。 二是服务承诺制度。在电子显示屏上公布立案受理、信访处理、信息查询、案件咨询、材料转交等工作的时间、期限、要求等服务承诺、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三是办案公开制度。建立完善互联网站或其他信息公开平台,健全司法公开各项管理制度,促进立案公开、庭审公开、听证公开、执行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案件流程运转、案件进展情况、各种规范性文件、审判指导意见、重大案件审判情况以及与审判工作有关的其他活动。 四是院长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为院长接待日,接待流程顺畅,接待记录完整。 五是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人、定责,职能明晰、任务明确、权责结合、考核有据。 二、完善功能、方便群众,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经过近几年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