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找实习单位的同学们.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给想找实习单位的同学们

07年在南方周末实习的时候写的,现在回头看看,似乎也不是全无价值。 写给想找实习单位的同学们 有许多同学想找实习单位,我有些想法,写下这个备忘录,给我自己,也给后来者,给刚学习新闻的我的学弟学妹们。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帮助。有些错误,前面的人犯了,后面的人不一定也要同样吃亏才记住不可,我希望大家即使是犯错误,也花样多变才好,这样的错误积累才有建设意义,也更能够为更多的人前行指明路标。 作为一个成年人,即使还是学生,我们也早就应该摆脱孩子意识了。要尽早明晰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什么是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清楚以后,确定什么是现在就应该开始着手进行的了,然后像许三多似的,认真去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有用。但即使只是作为参考,作为反面教材,都是有意义的。 一,判断句认真写 这些大词恐怕大家都会说,可想办到真的不容易。或者说只是把这些话只作为一种说话方式,没真意识到这其实是必须当作一个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去做到的。而话好说,事难办。真的了解其含义并想一想究竟要怎么才能做到的,恐怕没几个人,而想到了又真正做到的,只怕是更少。 有好几个同学在写自己对南方周末的认识的时候,很通行的句式就是,“我们都知道南方周末在走下坡路”“当南方周末堕落了以后”,我想问一下,这个判断句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些年轻人凭什么得出了这个判断呢?什么叫堕落呢?什么叫下坡路呢?我们都知道这些词语所蕴涵的强烈贬义,那么这些得出这些结论的同学,是如何做出这个结论的呢?南方周末这些年来的确是有一些比较大的转型,这些转型如何看待的确是需要思考的,是好是坏,众说纷纭,但还无法得出清晰的各方都接受的意见。 理性建设负责,具体含义很大,我肯定说不清楚。但起码说话的时候应该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说话有根有据,经的住盘问,而且自己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必须要有自己的意识,自己清楚自己在写些什么。不能够今天写了明天就忘了写了些什么了,这肯定是没形成自己独立意见,也就是定见的表现。也许这样的随意写作可以在文学创作的时候用到,毕竟灵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一旦错过了就找不回来了。但理性的写作不怕经过时间思考,反复琢磨,因为你在评论一个对象,而这个东西的主体不是你,你需要对你评论的对象负责任。轻易写下的没经过仔细思量的文字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所以你需要在心里反复琢磨,反复拿捏主旨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性语词的使用,这是不怕经过时间的,而且时间越长越好。 好的时评写作最可惜的就是在截稿之前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拿捏和修正,以便让自己的文字可以更具备洞见更经的住时间的考验,每个写作者都不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的书写只剩下文献参考价值。李普曼式的专栏作家从来不嫌自己用来判断形势的时间过长,但他也必须迅速的判断迅速的写下自己认为是最正确的评论,因为他的读者,“在他告诉他们怎么想之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要怎么去想。他的意见,就是他们的最终意见”。他尽力了,为他的读者负责。 我们很多时候的写作并没有很强的截稿压力,可我们很多人在写下判断的时候总是着急的什么似的。结果是今天判断明天就被修正了,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立场。要知道你是在写判断句啊,是区分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啊。这么一句话出来,很多东西因你要改变的啊。在说出之前,仔细掂量一下,很是需要啊。多问一个黑与白,就是负责任的表现。 进行对南方周末判断的人,其基础应该是建立在—他们是很清楚的见证了这个过程的。而我们这些后来者,现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基本上是没这个资格的。我们很少有人是写出《论自由》的约翰穆勒,他三四岁就熟悉希腊文,十几岁就开始在父辈们的左翼评论刊物上发表评论。我们也很少有人是卢武炫的,他从小家里的桌子上就摆着《朝鲜时报》,而他也早早的就对这些难看的政治性新闻感兴趣了。我们即使是现在可能也仍然无法说自己有清晰的政治意识,我们谈论民主,自由,平等,可能仍然只是泛泛而谈,我们对选举不公正感到气愤,但也仅此为止了,至多写篇文章发泄一下。可能很少有人真的要有什么清楚的要改变什么的意识(当下的环境也不允许)。 而这些即使是当下仍然对所处的时代依旧模糊的一代,在十年前就开始有意识的积极的阅读南方周末了么?能够产生清晰的比较的意识了么?而且,人是会变化的,特别是青年人的许多意识更始不可靠。举我个人的例子,我成长的过程中好象总是伴随着一些报刊的,几岁时候看什么,十几岁时候看什么,二十几岁时候又看什么,有的报纸杂志过了几年就不看了,就像一些一开始同上路的朋友似的,有的半路已经离开了,有的过了十年以上还在继续陪伴我。但我基本上很不想说什么报纸突然变的好看了突然变的不好看了,因为我知道,我个人在这十年间其实是变化很大的。十年前看南方周末,五年前看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