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名的由来.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地名的由来

下关区:有关下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代初年,那时下关叫做龙江关,而制造郑和宝船的龙江宝船厂也是因为紧靠龙江关而命名的。到了清代初年,政府开始在龙江关和上新河一带设立关卡、收取税费。当时地方政府主要是针对通过水路到达南京的牛、羊、猪、竹材、木材的交易税、地皮税和船税。渐渐地,民间逐渐把位于上新河的关卡称为“上关”,而把原来的龙江关称为“下关”了。不过,这时的下关只是一个政府收税的关卡。下关真正的开发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这个时候南京已经成为了对外商埠,大量的人员、货物都通过下关到达南京。在这段时期内,下关不但成为了南京聚集最多洋人、洋货的地区,还修建了商埠街、大马路、二马路等近代化道路,邮局、清道夫等西方事物也随之而来。这时的下关俨然成了南京最具活力的地区。 秦淮区:因秦淮河过境得名。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又名“龙藏浦”,相传当初秦始皇东巡至金陵,有方士说金陵乃王气之城,秦始皇为了江山永续命人挖河断龙脉,因成“秦淮河”。 白下区:白下(南京)来历有二种说法:一、楚怀王的孙子白公胜在此住过而称白下;二、东晋在白石坡筑垒,后又筑城而得名白下。唐武德九年改“金陵”为白下县。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移白下县治于本区境,故名。 玄武区:因区境北部有玄武湖而得名。玄武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为主管四个方位中北方的灵兽,形状为龟蛇合体,五行中主水,又称灵武、元武、真武、北极等。相传公元448年,湖中出现怪兽(估计是扬子鳄),类似玄武,因而名之。 建邺区:以南京古称建邺得名。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自武昌迁都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将秣陵改称建业,以此为都城,隐含建功立业之意。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亡国之都,岂能让你再次建功立业) 鼓楼区:以境内有鼓楼而得名。鼓楼是以前的城市中用来报时的一个建筑,与“钟楼”相配合,白天用钟声报时,夜间用鼓声报时,因此有“晨钟暮鼓”一说。 浦口区: “浦口”意为水滨临岸处。公元588年,杨广奉父王文帝之命,起兵伐陈,以图一统中国。当杨广带着五十万大军来到浦口这个地方,长江天堑挡住了他们。于是,杨广令将士们在今东门镇一带安营扎寨,等待渡江时机。将士们在此用土围筑军营,屯兵4个多月后,终于渡过长江,完成了灭陈大业,统一了中国。后来人们就以杨广当时的爵名“晋王”,把这个土围的军营称为“晋王城”。从“晋王城”改称作浦口,是从元朝初期(1279年)开始的。据《江浦县志》记载:“浦口,元为浦子市,亦称浦子口。” 栖霞区:以栖霞山得名。 “栖霞”取自“饵霞栖云”一语,本指修仙成道,后被隐士喻超尘脱俗。“栖霞”一般做为寺名出现。 六合区:《舆地纪胜》卷38真州《景物下》:六合山“即定山也。其山相接,通谓之六合山。旧名六峰,曰寒山、曰狮子、曰双鸡、曰芙蓉、曰高妙、曰石人……《元和郡县志》云:在县北八十里,六合县因六合山以为名” 雨花台区:因境内雨花台得名。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岗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 江宁区:《太平寰宇记》卷90昇州江宁县引顾野王《舆地志》曰:“故江宁县城在县南七十里。晋永嘉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因置江宁县。南门临浦水,至今呼江宁。” 溧水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溧阳西北境及丹阳(今江宁小丹阳镇)故地东郊置濑水县,因境内有濑水(今胥溪)而得名,后因吴语“濑”、“溧”音近而改称溧水。《太平寰宇记》卷90昇州溧阳县:“溧水西自溧水县界流入。”县有溧水,因以为名。 高淳县:明初,京师应天府以“地广难治”为由,奏割溧水县南9乡置县,“初拟淳化,钦定高淳”。?故名。 ●徐州   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丰县   远在春秋战国时,丰县就已出名。旧通志上说:“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   沛县   远古时代,沛县称沛泽,秦王政二十四年设置沛县。(更多细节未找到,抱歉:))   铜山   清雍正十一年,徐州升州为府,设立铜山县,并以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   睢宁   境内睢水曾在汉初黄河夺淮时为沙土所淤,良田毁没,人民长期颠沛流离,此后600余年无县,直至金,恢复县制,始定为“睢宁”,以求睢水不在为患,生活安宁。   邳州   秦朝始置邳县,东汉设邳国,此后历代均为州郡县治所。   新沂   1949年设新安县,1952年更名为新沂县,   ——————————————————————————————   ●连云港   1933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