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许昌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现状及路径.doc

生态文明视域下许昌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现状及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视域下许昌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现状及路径

生态文明视域下许昌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道德准则。[12]由于绿色生态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游客消费的潮流,所以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要考虑到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许昌政府部门组织生态教育,运用媒体、互联网等加大宣传力度,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当今旅游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趋增大,许昌市政府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游客灌输环保理念及宣传正确的道德理念,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学习并积累生态环境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不仅有利于游客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与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国家形象以及国家软实力密切相关。 游客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保护许昌的护城河,不往护城河内乱丢垃圾等。在既满足自身需求又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果皮纸屑等垃圾进行分类;同时许昌市政府在许昌设立了众多公共自行车点,以方便广大市民出游,游客在出游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这种低碳环保的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缓解了许昌市的交通压力。游客在景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有秩序的进行参观游览。例如,许昌春秋楼景区内的文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对于禁止拍照的文物,我们要自觉遵守景区制度。 (四)景区及旅行社开发高价值的绿色旅游产品 许昌市旅游景区应开发符合环境友好型旅游的绿色旅游产品,例如体验游和文化生态游等。许昌市丞相府景区,深度开发三国文化,修建藏兵洞,让游客能参与其中体验并领略到三国文化。景区也要培养一批具有环保意识倡导环境友好旅游的从业人员,熟识许昌的自然与文化概况,为游客提供关于许昌生态旅游的专业讲解。导游在旅游全过程中要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环境友好旅游理论,在逐渐普及环境友好知识的同时宣传教育游客不做损害环境的事,促进游客素质的提高并树立正确出游的观念。 旅行社作为游客和景区之间的桥梁,对环境友好型旅游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广大旅行社作为生态旅游的倡导者与设计者,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一些符合生态文明的高品质的旅游线路推荐给游客,使游客参与到绿色旅游活动当中。旅行社也是创建环境友好型旅游的推广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行社推荐高品质的旅游路线设计合理的出行路线,提高旅途中舒适度,在缩减成本,控制对碳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旅途入住时,选择有绿色标示的酒店,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数量。旅行社要根据许昌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人文风俗、旅游消费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制定不同的出游线路,以三国文化、禹州钧瓷、生态为依托,大力弘扬三国文化游、钧瓷游、和生态游等一系列有利环境友好型旅游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徐春.生态文明是科学自觉的文明形态[N].中国环境报,2011-1-24. [2]沈明.环境友好:和谐社会的基石[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报,2005(1):12-13. [3]王尔德.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EB/OL]. [2010-10-10]../nems-detail.php?id=219316. [4]韩春风.多角度、宽领域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五位一体”战略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3(9).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晋佩章,晋晓童.中国钧窑探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110-114. [7]胡英清.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研究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9-143. [8]王利辉,张莉莉.发展日新月异建设成就斐然[EB/OL]. http: //www.21xc/Article/Show Article.asp? ArticleID=229083,2012-12-12. [9]吴国玺,李军甫.基于“中原文化旅游圈”的许昌旅游空间优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9(5):132-136. [10] 白翠玲,秦安臣.旅游规划与开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1]王志涛. 西部绿色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种博弈理论分析[A].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西部开发” 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03:9. [12] 陈福生,迟建华.中华美德[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57.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