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预测模型研究_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ocx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预测模型研究_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预测模型研究_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预测模型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福建农林大学旅游学院曹辉陈秋华[摘要]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关键词]生态旅游预测模型无论是开发一个生态旅游项目,还是建设、规划设计与管理一个生态旅游区、度假区或风景区,游客量的预测和分析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又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1-3。由于我国生态旅游活动开展较晚,基础资料较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时,通常是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即根据过去几年的统计资料,综合现在的有利条件(往往被强化)、不利条件(往往被弱化),通过确定一个游客增长率,来以预测景区未来游客量的发展;有的甚至是根据上级单位的规划指标,来反推本地区或景区的游客人数增长率,进而预测未来游客量。面对着我国加入WTO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势,这种方法上的不科学,必将制约我国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与探讨较为科学易行的预测方法,既有理论上的必要,也是生态旅游实践活动的迫切需求3,4。1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福建省福州树木园,其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总面积2891.3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6′,北纬26°07′。公园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火山岩中、低山或丘陵地貌,园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300~600米,坡度10~40o,最高海拔784米,最低海拔61米。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主要溪流为赤桥溪,发源于北峰和叶洋村,在墓亭下汇合流入八一水库。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目前共有木本植物131科546属,约1703种,其中属国家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0余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1目49科,约92种;蝶类资源10科120属,共203种,分别占福建省蝶类科、属、种的90.91%、75%和66.55%。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城市,也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据福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65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2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347.28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052元/年,国民消费结构逐渐从温饱型向消费型过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距福州市中心约7公里,交通便捷,市区有802路、945路、945支路等多趟公交车可直达森林公园主要游览区;森林公园离长乐图3网络经济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图4存在外部性的网络经济市场[参考文献]1Bresnahan,Timothy.1989.“EmpiricalStudiesofIndustrieswithMarketPower,”InSchmalenseeandWillig(eds.),HandbookofIndustrialOrganization,Volumell:1011-1058.Amsterdam:North-Holland.(Ch1).2李广乾,网络外部性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1.05。3杨颖辉、冯宗宪,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探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4袁建文,网络外部性的模型分析,统计与决策2001.6月号5张铭洪,网络外部性环境下的动态经济过程分析,财经研究,2002.8月号。Ξ本文由福建省“十五”社科规划专项课题(2003B233)和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04SB06)共同资助。·84·《技术经济》第12期(总第216期)2005年国际机场约60km,行车时间不足1个小时;福厦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福州至厦门、漳州的行车时间仅需3个小时左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4年森林公园游客量达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51万元。目前公园不仅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还先后荣获了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等多项荣誉,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福建省省政府定点接待单位。总的来说,从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行业地位以及旅游收入情况等方面来看,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2游客量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与预测方法2.1基本规律。根据Butler(1980年)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Christaller.w.(1963年)、Stanstield(1978年)对旅游地“发展-繁荣—衰落或复苏”规律的论证,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发展变化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游客缓慢的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旅游景区刚刚发展起步,只有零散的游客,数量少且形成不了规模,仅有特别的设施为旅游服务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