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层厚度的经验计算及与探空观测对比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PDF

混合层厚度的经验计算及与探空观测对比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合层厚度的经验计算及与探空观测对比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See discussions, stats, and author profiles for this publication at: /publication/266203436 Comparisons of Boundary Mixing Layer Heights at 7 Sites in China: Radiosonde Measurement Determination and the... Article · Januar 2011 CITATIONS READS 0 76 2 authors, including: Jin Ma McGill Universit 6 PUBLICATIONS 28 CITATIONS SEE PROFILE All content following this page was uploaded b Jin Ma on 30 September 2014. The user has requested enhancement of the downloaded file. 第 卷 第 期 应 用 气 象 学 报 , 22 5 Vol.22 No.5 年 月                  2011 10 JOURNALOFAPPLIEDMETEOROLOGICALSCIENCE October2011 马金,郑向东 混合层厚度的经验计算及与探空观测对比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 (): . . 2011225 567576. 混合层厚度的经验计算及与探空观测对比分析 马 金 郑向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根据 Nozaki计算混合层厚度的经验参数化方法,利用部分时段的北京、黑龙江龙凤山、浙江临安、新疆阿勒泰、海 南三亚、青海西宁、云南腾冲 个站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 : (北京时)的混合层厚度,并与短期的臭氧探 7 1400 空资料中的VaisalaRS80气象探空仪观测资料(位温廓线和折射系数梯度)分别确定的混合层厚度作对比分析。结 果表明:由气象探空资料位温廓线和折射系数梯度分别确定的混合层厚度一致性很好,同时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较为 准确地确定混合层厚度。Nozaki方法可以较好地揭示混合层厚度日变化特征;但是当混合层厚度大于 2000m时,该 方法计算值偏小,而小于 1000m时稍偏大;该方法计算值在北方站点(北京、龙凤山、阿勒泰、西宁)偏高,南方站点(三 亚、临安、腾冲)偏低,而且计算值在无云时误差较大,多云时误差较小。 关键词:混合层厚度;Nozaki方法;位温廓线法;折射系数法 另外,风廓线仪和气溶胶激光雷达也可以反演风或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