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Rhododendron sp.)为材料进行杜鹃属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方法 和结果如下: 表型性状数量分类研究。在全面衡量杜鹃属植物性状特征的基础上,选择44个 Euclideandistance Q聚类采用平均欧氏距离平方系数(squared 用相关系数距离(Pearson 无鳞的常绿类杜鹃,在2大类群下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吻合,但美容杜 鹃和汶川星毛杜鹃的亚组归属值得商榷。R聚类表明性状被分为明显不同的组,鳞片 出现部位、花器构造、外部器官尺寸等性状群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 到第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才达70%,而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0.39%,表明 杜鹃分类中存在重要性状,主要是鳞片有无、腺体和毛被的有无和叶、花、果的大小 等;对分类贡献不大的性状主要有雄蕊数、萼片是否具毛、萼裂片长短、花冠颜色、 花丝基部毛、花冠毛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Q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揭示在杜鹃分类时 应选择重要性状,避免过多次要性状的干扰。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26种野生杜鹃花粉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26种杜鹃分属杜鹃 亚属(Subgonus 常绿杜鹃组(14种),糙叶杜鹃亚属(Subgenus 明:1)本属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具三孔 沟,极少数为四孔沟,表面粘丝多少不等。花粉粒外壁呈现大小颗粒、裂纹等不同纹 饰,沟界区和极区与其他部位的纹饰并无明显差异。2)单粒花粉形状、外壁颗粒大小 与形状、裂纹形状与数量、四合体间缝深浅等在种内不同居群间表现一致,但四合体 直径和萌发孔长宽有一些变异。3)外壁纹饰和萌发孔长宽在各亚属间未能呈现有规律 的变化,不宜作为亚属划分的依据;四合体平均直径以常绿杜鹃亚属最大,杜鹃亚属 次之,糙叶杜鹃亚属最小,可作为划分亚属的参考指标。4)在同一亚属内,花粉形态 特征可作为划分组或亚组的辅助手段。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问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 不宜单独用于种的鉴定,但结合组或亚组的划分,孢粉学特征对种的确定具有一定意 义。 生植物49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系统关系。总DNA提取采用核沉淀法, 最佳扩增反应体系为:49L模板DNA(20ng/rtL),29L10xPCR缓冲液,0.39L随机 dNTPs(2.5mmol/L)、2.5 gL 引物(0.50D)、1.19L MgCl2(25retool/L),1.29LTaq.DNA 10 杜鹃亚属18种18个样品,糙叶杜鹃亚属2种6个样品。用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成 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399条,多态率达98.03%,揭示出杜鹃属内高度的遗传多样 亚属的25个样品,第二类群为杜鹃亚属的18个样品,第三类群为属糙叶杜鹃亚属的 6个样品,聚类结果与以形态区分的3个亚属完全吻合,且第一、二类群先聚类后再 与第三类群聚类,说明杜鹃亚属与糙叶杜鹃亚属的亲缘关系远于与常绿杜鹃亚属的亲 缘关系,因此支持将糙叶类杜鹃单独划分为一个亚属。 关键词:杜鹃属; RAPD;遗传多样性;分类系统 2 of and Genetic on StudyRelationshipDiversity Rhododendron Zhou Lanying(ForestryCultivation) Directed byWangYongqing Abstract Inthis and were study,the relationshipgeneticdiversityinvestigatedusing Rho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