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湿地开发项目初期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海湿地开发项目初期研究

向海湿地开发项目初期研究 项目开发背景 向海景区概况 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区位交通条件 向海景区概况 国家级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始建于1981年,是保护丹顶鹤等国家珍稀鸟类及其栖息繁殖环境,保护蒙古黄榆天然林等稀有植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稀树沙丘棗沼泽草原生态类型 。 保护区北临洮南市,西接内蒙古科右中旗,横跨通榆县三镇一乡一场,总面积为105467公顷,其中,沼泽面积23654公顷,草原面积30396公顷,水域面积12441公顷,林地面积29824公顷。现有人口2万人,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蒙古族人口占29.1%。 自然地理环境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在东京122-123度,北纬44-45度之间。地处松辽平原西部,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60m,县内有霍林河、额木太河和文牛格尺河三条河流通过。 通榆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低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35.7℃,无霜期162天,年降雨量332.4mm,最大冻土深度125cm,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西北风。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微微倾斜,海拔在156—192米之间,垄状沙丘与垄间洼地交错相间排列,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沙丘榆林、茫茫草原、蒲草苇荡、湖泊水域的自然景色,孕育了种类极其丰富、起源原始古老的生物资源。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6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350多种。由于水草丰盛,适于鸟类生存,故有鹤乡之称,其珍稀鸟类具有科学研究、文化娱乐和观赏价值。 社会经济环境 通榆县东西宽112.6公里,南北长116.5公里,总幅员8496平方公里,位居吉林省第三位。全县辖9个镇、11个乡、6个国营农牧林场,172个行政村,692个自然屯。总户数101619户,总人数35万人。 通榆县人均耕地、草原居全省第一。也是全国风能储量丰富地区之一,县内有三处100平方公里的风力带。通榆物产丰富,盛产大英格绿豆、红小豆、荞麦、花生、芝麻、糜子等杂粮杂豆,是全省最大的葵花、芦苇产区,全国较大的蓖麻产区。同时也是中国草原红牛的故乡,草原红牛以其肉质鲜美、味道香淳饮誉中外。 通榆县2005年人均GDP为731.75美元,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40%。通榆是吉林省以土地资源和其它可更新资源为主的资源大县,其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却居全省末位。 2007年,通榆县委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发展定位,提出了把通榆打造成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生态旅游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远景目标。 区位交通条件 通榆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县城距省会长春市242公里,距大安港码头120公里。平齐铁路纵贯南北,长白公路、开方公路两条省级公路在县内通过。可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长春等地。公路交通网路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场,并实现了乡乡场场通油路,油路总里程达到577公里。 区域位置关系——东三省与内蒙 交通联系——省内与省外 到达向海的主要交通线路 情景分析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态势 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审视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东北亚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加速。东北亚各国(地区)借助地缘优势,彼此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国,发展潜力巨大。 国家致力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由此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15-20年间,东北地区应当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先导地区。 还要建设三大保障区域:国家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湿地资源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区 在五个经济区中提出了发展晖春—长春—白城—阿尔山成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区,形成具有东北地方特点的旅游产业。 吉林省在1999年被确定为首批生态示范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占全省重点旅游资源总量的70%,因此2000年把新世纪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建设生态旅游强省”,并且致力于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2005年将旅游业明确定位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和建设 国内旅游行业发展态势 世界旅游业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000亿美元。而中国将迅速成为国际最大旅游目的地国。 国内旅游面临产业的转型期,将由大众观光型产品向休闲度假、主题性产品、和专项产品等方向过渡。 生态旅游极具市场发展潜力,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旅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