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方剂学要新药大有可为.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古方剂学要新药大有可为

向古方剂学要新药大有可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  梁茂新 中药新药开发的处方来源 (1)临床经验方。 (2)基于中医药理论的科研方。  (3)依据有效成分、组分和生物活性组合   的处方。  (4)在中成药基础上的二次开发。 向古本草学要新药的启示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医药古文献整理    研究。  (2)肖培根院士通过数学模式,藉助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析和归纳传统疗效和现代科学研究大量资料所存在的内在联系,用于指导新药寻找、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中国药用植物传统疗效计算机统计分析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53] (3)谢宗万研究员提出向古本草学要药。 中医药古文献研究的价值取向 (1)对中医药古文献的深加工,将成为古文献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2)向本草学和古方书要新药,确立开发利用古文献的新思路、新方法,是重要课题。  (3)在中医药古文献与中医药现代化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推动中医药学术长足发展。[中医药古文献研究的价值取向与评估,中国医药学报1995;(5):47] 向古方剂学要新药可行性分析 ★古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   ★古方剂真实性、实用较强。   ★古方剂资源极其丰富。 ★古方剂文献既体现本草功能,又有创新应用。   ★古今疾病谱系没有根本变化,传统经验可资借鉴。 ?  古代方剂相关文献(本草类)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本草纲目》 古代方剂相关文献(方书类)  ●《肘后备急方》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   ●《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  ●《御药院方》    ●《普济方》 ●《医方类聚》 古代方剂相关文献(医书类)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丹溪心法》●《刘纯医学全集》  ●《医宗金鉴》●《温病条辨》   古方剂文献的挖掘与继承 本草学中的方剂文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附方 ●《本草纲目》附方 ●本草学和古方剂学中的“诸病通用药” ⒈“诸病通用药”简介 (1)古代本草学编撰体例。 (2)《证类本草》序例。 (3)《药对》、《唐本草》、《蜀本草》 《证类本草》增补。 (4)《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常见病所主药 (日人认定陶徐为诸病通用药之创始)。 (5)《证类本草》序例有黑底白字和墨字两 种文字。据以推测《本经》开此先河。 ⒉“诸病通用药”沿革 本草学流传 (1)《本经》80种病通用药。如风眩、消渴、痰  饮、脱肛。涉及290种药物。 (2)《名医别录》新增劳复、鲠、委折3病。 (3)《集注》增补迹象不明显。 (4)《药对》新增出汗、止汗、肺痿等9病。 (5)《唐本草》只于黄疸、腹胀满、喉痹痛、虚  劳和安胎5病各加黄芩、卷柏、细辛、葛根和 生地黄5种药物。 ⒉“诸病通用药”沿革 (6)《蜀本草》续增35病。 (7)《开宝本草》和《嘉佑本草》增补不祥。 (8)《证类本草》“墨盖子”下增补药物157种,    分布于48病。 (9)《本草纲目》三、四两卷称“百病主治药”, 共收113病。 (10)郭佩兰《本草汇》、黄宫绣《本草求真》、    屠道和《本草汇纂》、陈澈《药症忌宜》。 ⒊“诸病通用药”沿革 方剂学流传 (1)《千金翼方》以“用药处方”形式著录,   收65病通用药物。 (2)《太平圣惠方》卷二“诸疾通用药”保留   《集注》内容,收《药对》4病,新增8病, 计96病。唐慎微所增大体由此而来。 (3)《普济方》425卷全部照搬《太平圣惠 方》内容。 4.“诸病通用药”的学术价值 (1)孙思邈:“总摄众病,善用心者所以触类而  长之,其救苦亦以博矣。临事处方,可得依  之取诀也”。 (2)陶弘景:“惟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又悉  依本草”。 (3)张仲景近30首方剂直接取之《本经》诸病通  用药。如理中汤取之心腹冷病、腹胀满;四  逆汤、通脉四逆汤和四逆加人参汤取之心腹  冷痛;抵当丸、下瘀血汤取之瘀血;茵陈蒿  汤取之黄疸、大热;小承气汤取之痰饮等。 4.“诸病通用药”的学术价值 (4)诸病通用药举例 ●黄疸:茵陈蒿、栀子、紫草、白鲜皮、大黄、  瓜蒂、栝楼、秦芄。 ●大热:凝水石、石膏、滑石、黄芩、知母、白  鲜皮、玄参、大黄、沙参、苦参、茵陈蒿、栀  子、白颈蚯蚓。 ●消渴:白石英、石膏、麦门冬、黄连、知母、  栝楼根、茅根、枸杞、土瓜根、葛根。 4.“诸病通用药”的学术价值 ●心腹冷痛:当归、人参、芍药、桔梗、干姜、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