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2皮肤性病学.ppt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第三节Part 1Bowen 病鲍温病原位鳞状细胞癌,为发生在皮肤或黏膜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病因病机:与长期接触砷剂、慢性日光损伤及免疫功能抑制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中老年人多见。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皮损:孤立性、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片或斑块,圆形、匍行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缓慢增大,表面常有鳞屑、结痂和渗出,除去鳞屑和结痂露出暗红色颗粒状或肉芽肿湿润面,很少出血或不出血;有时呈不规则隆起或结节状,如形成溃疡则提示侵袭性生长。约5%患者可演变为鳞状细胞癌。鲍温病鲍温病鲍温病鲍温病特征性表现总结:日光暴露部位。孤立性、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片或斑块。鳞屑、结痂和渗出,除去鳞屑和结痂露出暗红色颗粒状或肉芽肿湿润面。很少出血或不出血。鲍温病Bowen病组织病理: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呈现高度非典型增生,伴角化不全、角化不良、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真皮乳头被压缩成细带状,常见瘤巨细胞,表皮基底膜带完整,若破坏则提示为浸润癌;真皮上部炎症细胞浸润。诊断与鉴别:病理活检可确诊。应与基底细胞癌、斑块状银屑病、体癣、神经性皮炎。治疗:手术切除最有效。较大皮损可用光动力疗法。较小皮损可采用电烧灼、冷冻或激光治疗,也可用咪喹莫特霜或5-氟尿嘧啶软膏。分布广泛的较多皮损可用放射疗法。Paget病Paget病(湿疹样癌)又名湿疹样癌: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组织病理以表皮内有大而淡染的异常细胞(Paget细胞)为特点的一种特殊型皮肤肿瘤。病因:多认为起源于乳腺导管及顶泌汗腺导管开口部原位癌,并从该处向下沿乳腺导管及腺上皮扩展,最终可侵入结缔组织;向上则扩展到表皮内而形成Paget病皮损。Paget病(湿疹样癌)Paget病 临床表现乳房Paget病:几乎均累及妇女,好发于单侧乳房和乳晕部。初发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常伴湿疹化,呈表浅糜烂、渗出或结痂,浸润明显,缓慢向周围扩大,可形成溃疡和乳头回缩。常伴乳腺癌,可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乳房外Paget病:可累及两性,亚洲国家男性患者居多。好发于阴囊、会阴和肛周,也可见于阴部以外的顶泌汗腺区。皮损呈界限清楚的红色斑片或斑块,表面糜烂、渗出或结痂,常伴痒痛感。预后较前者好,可10~15年不进展,但25%患者可继发性出现膀胱、尿道、前列腺及子宫的肿瘤;由直肠癌扩展到肛周皮肤或由宫颈癌扩展到外阴部者为继发性乳房外Paget病。Paget病(湿疹样癌)Paget病(湿疹样癌)Paget病 特征性表现需高度警惕,最好建议活检:乳房Paget病:湿疹化,缓慢向周围扩大,各种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乳房外Paget病:男性好发于阴囊、会阴和肛周,也可见于阴部以外的顶泌汗腺区。皮损呈界限清楚的红色斑片或斑块,表面糜烂、渗出或结痂,常伴痒痛感。Paget病组织病理:表皮内出现Paget细胞,可单个存在,也可成巢状聚集,甚至侵及表皮各层而将表皮细胞挤压成网状,基底细胞被挤压在基底膜带与Paget细胞之间,呈扁平带状,即所谓Paget样现象。真皮内常有中度慢性炎症浸润。PAS染色多呈阳性,耐淀粉酶。诊断与鉴别:中老年人单侧乳房或大汗腺分布区湿疹样改变,基底浸润明显,持续存在,病程缓慢,按湿疹治疗无效。病理检查可确诊。应与湿疹、Bowen病,基底细胞上皮瘤鉴别。Paget病治疗:乳房全切术;伴乳房内肿块,应行乳房根治术。乳房外Paget病应进行广泛深切除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为发生在皮肤基底细胞层的肿瘤,分化较好,生长缓慢,有局部破坏性,但极少转移。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日晒、大剂量X射线、烧伤、瘢痕、砷剂等有关。异常活化的Hedgehog信号通路和p53基因的突变是本病发病机制。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结节溃疡型:最常见,好发于颜面。皮损以初起为灰白色或蜡样小结节,质硬,缓慢增大并出现溃疡,绕以珍珠状向内卷曲的隆起边缘,称侵袭性溃疡;偶可见溃疡侵袭性扩大或向深部生长,破坏眼、鼻甚至颅骨,侵及硬脑膜,造成患者死亡。基底细胞癌侵犯颅骨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结节溃疡型:最常见,好发于颜面。皮损以初起为灰白色或蜡样小结节,质硬,缓慢增大并出现溃疡,绕以珍珠状向内卷曲的隆起边缘,称侵袭性溃疡;偶可见溃疡侵袭性扩大或向深部生长,破坏眼、鼻甚至颅骨,侵及硬脑膜,造成患者死亡。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硬皮病样型或硬化型:罕见,常单发于头面部。皮损为扁平或轻度凹陷的黄白色蜡样到硬化性斑片,无隆起性边缘、溃疡、结痂,类似局限性硬皮病。色素型:与结节溃疡型类似,皮损呈褐色或深黑色,边缘部分色泽较深,中央呈点状或网状,易误诊为恶性黑素瘤。纤维上皮瘤型:好发于背部。为一个或数个高起性结节,触之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类似纤维瘤。病史:色素痣50余年,增大破溃1年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病史:口唇反复溃破1年余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表浅型:好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