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39 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辨证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39 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辨证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39 例 陈霞 保定市众康盲人按摩院100086 眩晕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有周围景物旋转 感的称真性眩晕,只感头昏眼花,或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称假性眩 晕。因颈椎病刺激或压迫颈动脉,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眩晕称颈性 眩晕。属中医学心脑病证范畴。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久病体虚 等因素致病。笔者采用理筋、复位与辩证选穴相结合的推拿手法治疗 本病65 例收到较好疗效,现结合病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表现 1、眩晕:为首发症状,多数在改变体位或回头转颈时诱发,表 现为旋转感、倾斜感、摇动感、眼前发黑、头重脚轻或下肢发软等, 同时伴有复视、眼震、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 2、头痛:呈阵发性出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表现为 偏头痛、后头痛或头部麻木感。 3、颈痛:颈痛多见于枕下区一侧,以第2 颈椎棘突偏向的一侧 较常见。颈痛者有颈部活动障碍或颈部活动时有摩擦音等体征。 4、眼部症状:眼前闪光、暗点、视力减退、复视、幻视等。 5、听觉障碍: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此类患者易误诊为“梅 尼埃综合症”。 6、其他表现: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7、中医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将本病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 精亏耗和痰湿中阻等型。各证的具体表现是:肝阳上亢型:眩晕耳鸣, 头痛,每因操劳或恼怒而加剧,面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 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 弱。肾精不__________euro;足型: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 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滑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 脉沉细。痰湿中阻型:眩晕而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少食多寐。舌 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二、诊断要点 1、眩晕为主症,可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头痛、颈痛等 症状。 2、触诊第1、2 颈椎横突左右不对称;第2 颈椎棘突偏歪、颈椎 旁压痛。第3~6 颈椎横突左右不对称;第3~7 颈椎棘突偏歪,棘突旁 压痛。 3、颈左右转动明显受限、疼痛、斜颈。活动受限多以棘突偏向 的一侧为主,病程长者可仅表现为患侧活动度减少,但不一定有明显 疼痛。 4、提肩胛肌{肩胛内上角处}有摩擦音,第1、2 颈椎横突后缘有 硬结。 5、X 线检查:开口位片显示环椎位于口腔中央,环齿侧间隙及 环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环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至 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环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 角或分离。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侧位片显示环椎前间隙ge;3 ㎜,环椎 后弓呈仰、倾式或旋转式移位。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连线中 断、反张、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6、根据临床症状和舌象、脉象确定中医证型。 三、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5 例,其中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36 例,年龄 最大的69 岁,最小的21 岁;病程最长者6 年,最短者4 天。 四、治疗 (一)、理筋和复位手法治疗。 1、先以推、点、揉、拿等理筋手法放松患部软组织。 2、按错位类型选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向搬按法、 座位旋转复位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仰头摇正法:此法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位。患者仰卧、 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作上仰(仰头可使 颈2~7 椎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转,缓慢转动2~3下,嘱患者放 松头部后,将头转成较大幅度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 节复位时弹响“咯得”声; (2)低头摇正法:用于颈2~6 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 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deg;,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deg;), 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 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将头转动,当摇至最大 角度时,托面颊之手用有限度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 力按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有压力而复位,可重复2~3 次。 (3)侧向搬按法:此法用于颈2~6 侧弯侧摆式错位(钩椎关节 错位)。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 患椎横突侧向隆起处(侧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