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施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设施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探讨

上海设施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探讨 顾晓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201106) 摘 要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应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武装,全方位利用时空条件的立体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设施农业就已经是上海科研立项的重点,“九五”以来,更是重点资助研究的领域。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使得设施农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上海设施农业的发展是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阐述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上海在发展设施园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以及设施养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该领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的重点作一探讨。 都市农业;设施农业;设施园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陆基水产养殖 所谓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速生、高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应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武装,全方位利用时空条件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时季的“自然限制”,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乃至数十倍地增长。具有高投资、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等特征。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立体农业的现代立体农业。 一、设施农业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设施立体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农业只是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上,这一传统观念已被农村的经济发展所打破,农业的范畴扩大到包括产前、产中、产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因此,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和建设“都市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更感到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上海现有的耕地面积为430万亩,由于工商业、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态势,耕地面积每年以8-10万亩的速度减少,尽管人增地减的矛盾日益尖锐,但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特别是对绿色食品、水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不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现代化就难以实现,而发展设施立体农业是提高土地生产率最有效的途径,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的立体生产结构,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   上海郊区人口550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366万人,286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一产的有86万人,从事二产的有137万人,从事三产的有63万人。尽管上海郊区农村的乡镇工业和个体工商业比较发达,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农业或主要来源于农业,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民,其收入间接来自于农业,因此搞好农业生产是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2003年上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50元,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要看到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还在扩大,还存在脆弱性及与市民收入不协调等问题。通过设施农业立体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行分区布局,多元结构和种养加相结合,是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与传统农业“保障供给”的单一功能相比,都市农业具有生态功能。上海农业不仅要养好上海人的“胃”,还要保护好上海人的“肺”,郊区是城市的后花园,要保护好居住、旅游环境, 设施立体农业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实行多品种的搭配,多茬种植增加了土地的覆盖度,减少蒸发和降水对地面的冲刷,增加了水土保持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净化空气的能力。立体种植不但有利于培养地力,而且还可以减少病虫草的危害,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 二、设施农业是时空集约的现代农业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稀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设施型、工厂化农业则可能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高层建筑占天不占地,要想满足人口爆炸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就必须发展立体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作物、动物资源,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模式,生产出高产优质农产品。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以超时令、全季节周年生产的设施园艺作物的发展为主,且发展迅猛。1997年设施园艺作物栽培面积达86.7万公顷,较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栽培面积约增长了128倍,2001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突破100万公顷。 设施园艺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技术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