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白酒工艺学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酒母的制备 一、酒精生产对酵母菌的要求 发酵能力强,速度快。 有很强的增殖能力,繁殖快。 耐酒精、耐温、耐酸能力强。 抵抗杂菌能力强。 生产性能稳定,变异性小。 发酵时产生泡沫少。 二、常用酒精酵母菌及其特性 (一)常用的酒母菌株 1、拉斯2号 细胞呈长卵型,5.6×7微米,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 发酵乳糖。 繁殖速度快。 发酵中易产生泡沫。 2、拉斯12号 细胞近卵圆形,7×6.8微米, 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半乳 糖、和1/3棉子糖,不发酵乳糖。 繁殖速度快,产泡沫少。 耐酒精能力强,高达13%。 3、K字酵母 细胞卵圆形,生长迅速,适于 高粱、稻米、薯干原料生产酒精。 4、南阳5号酵母(1300) 细胞椭圆形,能发酵麦芽糖、 葡萄糖、蔗糖、1/3棉子糖,不发酵 乳糖、蜜二糖。 耐酒精能力13%。 适于浓醪发酵。 5、南阳混合酵母(1308) 细胞圆形,6.6×6.6微米,能 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1/3棉 子糖,不能发酵乳糖、蜜二糖。 发酵速度快,变形少。 耐酒精能力11%。 (二)酒精酵母的特性 1、繁殖速度快。 2、耐酒精能力。即醪液浓度, 一般醪液中酒精浓度在5%时,其发 酵能开始减弱,12%时停止发酵。 3、培养温度。最适温度30- 33℃,最低5℃,最高38℃。 4、pH值。4.0-4.5。 三、酵母所需营养物质及其数量 研究方法:通过对酵母细胞的 化学组成的分析来了解。见酵母菌 的化学组成表(干物质%)。 10亿个酵母细胞的重量约为70 毫克。了解了单位体积成熟酒母醪 中含有的酵母细胞数量后,根据酵 母干物质组成,可以计算扩大培养 基所需营养物质的量。 营养物质的种类: 1、碳源 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的碳 架,提供生命活动能量。 2、氮源 合成菌体原生质和酶。 3、无机盐 P是菌体核酸的重要成分 也是辅酶的组成成分,能量转换的 载体。Mg+2、K+分别增加酵母活力, 促进细胞增大、生长,促进发酵。 4、维生素 约800微克/克干酵母 四、酵母培养与扩大培养工艺 目的:从少量酵母繁殖出大量酵母 细胞,提供发酵所需种子。 (一)酵母培养基的制备 1、实验室阶段 米曲汁、麦芽汁 关键:pH4-4.5 2、酒母糖化醪的制备 采用淀粉质原料制作酒母糖化醪 (二)酒母的扩大培养 1、实验室阶段 其流程为: 原菌 斜面 液体试管 三角瓶 卡氏罐 2、酒母罐培养 其流程为: 卡氏罐 小酒母罐 大酒母罐 发酵 培养方法:半连续法 小酒母罐培养成熟后,2/3接入 大酒母罐培养,1/3补加糖化醪继续 培养,成熟后再分割,反复操作。 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意义:酒母好坏直接影响出酒率 优质酒母特征:细胞形态整齐、健 壮、无杂菌、芽孢 多、降糖快。 检查指标:酒母细胞数 1亿/毫升 出芽率 15-30% 酒母死亡率 <1% 而产生多量的糖,造成在蒸煮过程中因高温而产生的糖分损失。但用粉状原料进行蒸煮,水温则不能高,一般用50℃左右的热水,否则当原料与高温水接触时,来不及混合均匀,部分原料已混合结块,造成蒸煮不彻底。 预热温度(℃) 时 间(分) 薯类原料 65-70 40 谷物原料 90 60 4、蒸煮压力、温度与时间 压力、温度、时间对糊化率的影响很大。蒸煮压力是确定温度的指标,淀粉的溶解与蒸煮压力、时间成正比。但是,蒸煮压力与时间的关系互相影响,蒸煮压力高,淀粉溶解快, 这样,蒸煮时间就短。此外,蒸煮时间短,糖的损耗和生成的杂质就相应减少。管道连续蒸煮就是在高温高压下只处理5-10分钟,效果较好。 5、循环排汽时间与次数 在间歇蒸煮过程中,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和彻底糊化,采用循环排汽的方法,利用蒸汽来搅拌醪液。排汽时间一般每隔15-20分钟一次。到达规定的压力后,打开循环流动阀,使锅内压力降低0.3-0.5atm,由于压力减小,锅内产生压力差,使醪液向上翻动,形成搅拌,一直到蒸煮完毕。原料不同,循环排气时间也有差异。一般薯类原料蒸煮时循环排气3次左右,谷类原料蒸煮时间较长一些,故循环排气次数适当多一点。 四、蒸煮工艺与流程 (一)间歇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