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风、大气环流.pptVIP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风、大气环流

锋面的分类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冷气团遇地形的阻挡形成的锋面。 冷锋 暖锋 市区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特点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冷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特点 冷锋控制,阴雨、大风、降温 市区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特点 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晴朗 市区 冷气团 暖气团 * * A B C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海风 陆风 指近地面的风 海陆风 指近地面的风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郊区→市区 市区←郊区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读图2-31 W S N E 风 向 ? 来 1008 1010 1006 (hpa) 高压 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有关。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与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有关。 等压线 A B C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 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北半球 高空风 摩擦力的作用下,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存在夹角。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摩擦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近地面风向最终 与等压线存在夹角的原因 风向发生偏转的原因 高空风 近 地 面 风 A B 在北半球等压线图上画出AB两处的实际风向 风向的判断: 先做理想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再做实际风向——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北半球风向 判断:虚线处的风向? (北半球) 全球性大气运动 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不自转、不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 2.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 3.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在自转同时又在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又如何? 三个假设 赤道 南极 北极 赤道 假设 一 单圈环流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7 6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1 3 5 8 9 10 ----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西风 东北信风 假设二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高、中、低纬三圈环流 冷干 下沉 热力 原因 极地附近 极地 高气带 温湿 上升 动力 原因 南北纬60度 附近 副极地 低压带 干热 下沉 动力 原因 南北纬30度 附近 副热带 高压带 湿热 上升 热力 原因 赤道附近 赤道 低压带 对气候影响 气流 成因 分布 气压带 23°26′N 23°26′S 66°34′S 66°34′N 0°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假设三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移动规律: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 移动幅度: 5~10个纬度 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 ——高低压中心——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下分布示意图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下分布示意图 副高——30° 7月 副低——60 ° 1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气压带分布特点: 北半球块状分布 南半球带状分布 陆高 陆低 雨带退出大陆 撤离大陆 10月 长江流域以南 南撤 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华北、东北 250~300N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 200N左右 6月 华南 150~200N 5月 特殊天气 雨带分布 副高位置 时间 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 (副高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