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企专题

国企专题 国有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作用 国有企业居于相当多行业的上游,从根本上实现了控制 国企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 政治职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所以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执政是联在一起的 经济职能:存在市场失灵,没有资产回报率且必须经营的行业只能由国家经营 国企产生的背景和历史 最先产生于解放区从事军需生产的工业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旧政权的官僚资本 2、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后来部分集体企业升格变成的国有企业 4、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 国家经营资产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实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 2.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工业化的工具; 3.保证国家对战略部门的控制; 4.经营国有企业以实现充分就业; 5.保证国家税收; 6.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7.克服自然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 8.国家作为大股东强化公司治理机制; 9.利润最大化,或者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企改革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国有企业改制的几种模式 国有企业改制的几种模式 国企改制的程序 改制的程序 在国企改制中保护好员工的合法地位和权益 ——以通钢事件为例的企业改制群众工作方案 主 要 内 容 一、一场悲剧的警示:通钢事件中折射出的群众工作问题 二、以通钢事件为鉴:国企改制中的群众工作方案设计 群众工作路线偏离了,无视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意愿,一场“拉郎配”式的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之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 小平同志说过:鉴别我们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 建龙进入通钢:改制中工人阶层不能入席,话语权丧失,企业主人翁成为一个画饼,典型的“速成式拉郎配”。本是为拯救企业、拯救员工的“改革”遭到了通钢上下的反对。 屁股坐歪了,漠视职工的合法基本权益,一场以牺牲职工为代价的改革 广大职工作为奉献过青春和汗水的劳动者、作为企业的股东,他们的权益理当收到保障,要求理应受到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在改革中做好职工安置方案。 通钢改制以摆脱普通职工为代价:裁员、降低职工收入、甩脱退休职工包袱。 职工权益受损是引发群众情绪失控的重要原因。 ——《新华社每日电讯》 减震器功能丧失了,党群工作组织被虚化,一场失去缓冲保护的改革 党群工作组织是企业改制中的做群众工作的重要依靠,也是重要的减震器。 通钢改制将党群工作部门合并处理到生产部门,工会、职代会被虚置。 这就意味着稳定改制、疏通职工情绪的功能基本丧失,处在改制中的通钢失去了“缓冲器”。 ——《瞭望》新闻周刊 神经麻木了,忽视日益紧张的企业干群关系和危机存在的信号,一场必然发生悲剧的改革。 企业改制中必须高度关注干群关系的变化,及时掌握有关动态,制定预案,防患未然。 通钢改制中,宋凯被锤死、工人饭前的集体口号、7月10日的上访、高层四人辞职等发出了强烈信号;可惜企业领导傲慢、不善于教育和引导职工、相关部门反应迟钝。 通钢事件所暴露的问题不是偶然,如果改制总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群体性事件将难以避免,类似陈国君的悲剧还可能上演。 《吉林日报》3篇社论,“不能徘徊、不能退缩、更不能回头。”(不改变做法将是死路一条) 要把改革最终搞成功,改变这起悲剧的多输局面,以及所波及的影响,关键还在于依靠通钢工人 ——通钢工人张泽成 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财政 分配关系 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全额上缴制度(1949-1977) 企业基金制度 利润分成制度(1979---1982年) 含义: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按一定比例在国家和企业间进行分配。 具体形式有全额利润分成、基数利润分成加增长利润分成(更有刺激作用) 评价: 积极意义:能够更充分地调动企业积极性 缺陷: 不稳定、不规范,操作中会有主观因素的不适当介入。 执行结果影响了财政收入,集中率下降。 利改税(税收分配制) 利改税(税收分配制)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资产是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或由于资金投入、资产收益、接受馈赠而取得的财产和债权的总称。 国有资产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包括一国境内和境外的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资产。 狭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具有经营性质的各类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二)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决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 (三)由流量管理到存量管理的延伸,健全了财政管理职能。 全民所有的财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