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在作物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有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过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贯穿“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是综合防治的新体现。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也就是尽量降低作物的经济损失风险(必要产量或效益),尽量降低使用有毒农药的安全风险(操作者、消费者和水源等安全);尽量降低破坏生态的风险(保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调控能力)。应坚持“五项原则”:安全性原则:农残不超标、水源不污染、人畜禽蚕不中毒等;可操作性原则:技术先进但流程不复杂;农药替代性原则:优先选择非化学措施;经济有效性原则:投入与效益协调;可持续控害原则:保持生态调控能力。以安全为核心,兼顾产量效益和生态保护。 在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优化集成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技术。在现阶段我国各地推行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是农业防治技术、果园生草技术(果园内种植白三叶草、牧友等绿肥作物)、“三诱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黄、蓝板诱杀技术)、生物防控技术(选用云菊除虫菊素、BT、苦参碱、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农作物间套(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技术相协调的综合防控措施,逐步减少农作物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农药残留。 2003年以来,在国家、省、州项目支持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州植保系统紧密结合大理州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在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准确发布农作物病虫信息,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控的同时,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加强试验示范,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是通过设立技术展示牌和社区服务窗口、农民田间学校(IPM)、现场会和新闻媒介宣传等多种形式,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技术,提高群众病虫绿色防控意识和应用绿色防控的技术水平。 二是实行植保全程服务、示范和指导,以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为龙头,推行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药剂防治,统一安装杀虫灯、黄色诱板,统一包装销售为“五统一”措施。 三是多方争取资金支持,通过示范展示行动,将示范区办成了领导的指挥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和植保服务创新的窗口,体现了示范区高效、节药、生态和环保的特点。 四是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以高毒农药禁用和替代为核心,加强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培训和查处高毒、假冒伪劣农药。 五是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和市场内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适时监控农药使用情况。 二、主要成效 2003年以来,在我州宾川、大理、弥渡、南涧、洱源等县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出口农产品等基地蔬菜、柑桔、葡萄、梨、茶叶、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作物上建立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57个。“三诱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黄、蓝板诱杀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农作物间套(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通过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2010年全州推广大小春生物多样性混栽控制病虫害技术58.9万亩、物理杀虫灯3197盏、防治应用面积13.65万亩、黄牌诱杀技术2.43万亩、生态控鼠技术60多万亩、性诱剂技术0.5万亩、精确用药46.42万亩、生物防治42.01万亩、生态调控和农业防治等绿色控技术应用751.31万亩。2005-2009年在州内大理、弥渡、宾川、洱源、南涧等5个县 25个村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培训了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带头人625人,带动了全州无公害蔬菜、葡萄、柑桔生产的发展。到2009年,农药使用总量下降了15 %以上,全面禁用了高毒农药;2004-2009年全州农药残留抽查蔬菜、水果161种,样品105016 个,阳性数5930个,阳性率5.65%,合格率94.35%,农药残留超标率由2005年的6.47%,下降到2009年的4.58%,标签合格率由2005年89.04%,上升到2009年的90.37%。在宾川、大理、弥渡、洱源、南涧、祥云、巍山等农药使用大县建设安全使用示范乡镇24个,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样板54万亩,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46场次,培训农药使用大户0.58万户,农民1.26万人;结合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建立43个安全灭鼠示范乡镇,进行98场次以上的安全灭鼠培训,有效地控制了毒鼠强的泛滥使用;遴选出一批替代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在田间大面积推广的药剂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示范647.8万亩。实现了既科学、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又减少农药的使用,既保障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又减少农民生产投入成本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