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2010版糖尿病.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2010版糖尿病

2010年版新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HbA1c)目标放宽的潜台词 与国际上主要的糖尿病指南保持一致 多个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证明,HbA1c降至7%时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明显降低 大血管病变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强化的血糖控制可能与死亡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 早期无并发症使用安全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按照HbA1c6%为目标 老年患者(65岁)的HbA1c 控制目标 患者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应严格控制HbA1c7% 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可适当放宽HbA1c8% 若患者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局推荐控制目标可放宽到HbA1c9% SFDA批准的作用于GLP靶点的药物 GLP-1类似物:百泌达(Exenatide),利拉鲁肽(liraglutide) DPP-4(二肽基肽酶)抑制剂: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立泽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DN-分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肾体积增大 Ⅱ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d),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UAE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病理检查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Ⅴ期:肾衰竭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DR-分期 磺脲类使用注意事项 磺脲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肝、肾功能不全慎用:加重低血糖发生 潜在心血管风险: UGDP前瞻性研究:饮食控制加固定剂量的甲苯磺丁脲治疗5-8年,患者的 心血管死亡率是单纯饮食治疗的2.5倍。 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建议早餐前30min给药,若漏服,下次使用前无需加大药物剂量 非磺脲类促泌剂 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促进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恢复从而有效减低餐后高血糖 单独使用较少引起低血糖 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92% 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毒性作用 欧洲药物评审委员会认定瑞格列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 “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使用口服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药代动力学 服药后时间(分钟) 0 100 200 瑞格列奈浓 度 (mg/l) 25 20 15 10 5 0 300 400 起效时间为 0-30min 达峰时间为1h 半衰期约为1h 快速吸收、迅速起效、快速代谢 促泌剂不良反应 低血糖是严重不良反应 体重增加常见 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 血液系统:多为磺脲类药物。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 双胍类—二甲双胍 直接作用于糖代谢过程,不经胰岛β细胞起作用 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组织酵解,对正常人不降低血糖 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 抑制糖异生及肝糖原的分解抑制糖元异生 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优点: 单用无低血糖反应,不增加体重。 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作用效果 主要降低空腹高血糖为主 改善脂质代谢 不增加体重,可伴有体重轻度降低,可能与其轻度降低食欲有关 单用不易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常见 乳酸酸中毒 双胍类—禁忌(或慎用) 双胍类过敏者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缺血者 肝、肾功能损害者 糖尿病并发急性并发症 血管造影前后48h暂停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TZD)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作用特点 通过激动活化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因子受体(PPARγ),促进脂肪细胞分解,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 通过胰岛素抵抗的中间环节发挥作用,起效比较慢(2-8W) 对空腹和餐后血糖都有影响 不易引起低血糖 TZD应用注意事项 肝毒性是严重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水钠潴留,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增加骨折风险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一) 正常糖吸收的模式 糖吸收延迟的模式 空肠 回肠 大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快速的消化吸收 缓慢的消化吸收 糖 糖 饭后血糖不升得过高 且不残留糖质而完全吸收 血 糖 时间 时间 血 糖 饭后急骤 的血糖升高 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二) 糖吸收障碍的模式 未吸收的糖 糖 由于肠内细菌的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 产生氧气(02) 产生有机酸→PH降低 渗透压增高→水份贮留 排气、腹部鼓胀、腹泻 时间 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