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2011年.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地主阶级的兴起,要求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 2、当时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变法发生在奴隶制度逐步崩溃和封建开始形成时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其思想合乎秦国国情,受秦孝公的信任,顺应民意,他个人的才能卓越,执行非常坚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儒家思想的演变 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秦朝时期受压制: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西汉时期享“独尊”: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了八股取士制度,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加强。 6.新文化运动时期受抨击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7.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我们的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现代化。 评价秦始皇:功大于过 1.他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2.但他实行暴政,刑法残酷,焚书坑儒等都是过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一种表现。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史记》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北方的战乱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p112 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2.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3.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4.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农业: ①土地得到开垦②生产技术提高③修建水利工程 (2)纺织业:蜀锦 (3)冶铸业:灌钢法 (4)制瓷业:青瓷 (5)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天的台湾) (6)城市的发展:建康城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发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倾,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鄂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对比一下,《宋书》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2)江南地区为什么在东晋南朝时期发生这样的变化?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比《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2)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到江南,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 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出哪些认识? 原因:(1)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发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认识:(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 评价: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