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doc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计划书 目录 一、 项目背景 3 二、 项目主题 3 三、 项目目的 3 四、 项目时间 4 五、 项目总预算 4 六、 项目内容 4 七、 项目流程 5 八、 项目团队 6 九、 机构基本信息 7 项目背景 红树林是自然分布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滩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同时,红树林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历史上,珠江口沿岸的东莞、广州、中山一带曾有成片的原生红树林。红树林和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红树林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水的注入使得大面积的红树林枯死;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疯长使得红树林窒息而死;填海造堤、围塘养殖等活动,使大量红树林遭砍伐……这一切都使得红树林的数量急剧减少,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也使珠江口一带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随着时间的迁移,“红树林”在广州人心中渐渐褪去,在大部分广州市民的观念中,广州是一个没有红树林的城市。而少数知道广州拥有红树林的市民,也仅仅只是知道南沙湿地公园那一片稀稀落落的人工林。广州的媒体也鲜有关于红树林的报道。那么,广州是否真的只剩下这小片红树林?广州历史上是否拥有过成片的红树林?广州目前的红树林现状如何?广州市民又与红树林有过怎样的渊源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广州珠江口红树林资源及乡土文化调查及宣传项目。 项目主题 寻访羊城,找回红树林记忆 项目目的 广州市珠江入海口沿岸红树林资源调查; 挖掘广州文化记忆中的“红树林”印记; 面向广州市民关于红树林乡土意识的宣传; 为后续的保护、恢复、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项目时间 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 项目总预算 20万元 人民币 项目内容 通过数据库(来源政府)、论文等方式了解有关广州红树林方面的资料,用谷歌地图寻找红树林的疑似区,并整合数据。 招募志愿者开展关于红树林知识、入户访谈技巧、绿地图绘制等方面内容的培训。 实地考察,找出有红树林的地区。考察内容包括:面积、红树种类、生境、坐标、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等。 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年长居民,了解他们记忆中的红树林,以及和红树林有关的故事。 整理数据及资料,编写设计出版物。包括折页、调查报告、图书、展板、主题网页。 面向市民的宣传:1.主题展览,计划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主题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红树林乡土意识。2.与电视台、平面媒体合作,针对广大市民进行乡土意识宣传。 项目流程 时间 项目内容 主要产出 2010.9.1- 2010.9.30 基础数据资料收集 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收集有关红树林的信息与资料;收集期刊论文资料;运用谷歌地图,寻找疑似的红树林生长区。整理所有收集的资料,为之后的项目开展奠定基础。 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志愿者10人(主要以原有的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主)。 广州市内珠江沿岸红树林分布资料汇编 2010.10.1- 2010.10.30 3.志愿者招募及培训 招募合作企业员工、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志愿者,在广州进行两场志愿者培训。培训以红树林、社区访谈、绿地图绘制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2人/次;协助人员6人/次;培训学员50人/次(合作企业员工、社会志愿者及学生志愿者组成)。 项目志愿者50人、其中核心志愿者10人。两次志愿者培训活动、相关照片及媒体报道。 2010.11.1- 2011.4.30 2.实地考察及社区访谈 通过考察了解当地哪些地点尚存有红树林,并了解面积、生境、坐标、红树种类等数据。同时,深入在周边社区走访年岁较高的居民,了解有关红树林的故事。绘制红树林资源地图。 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2人/次;CMCN工作协助人员6人/次;志愿者50人/次(合作企业员工、社会志愿者及学生志愿者组成)。 实地考察及社区访谈活动、相关照片及媒体报道;考察数据及访谈报告 2011.5.1- 2011.6.30 4.数据及访谈材料整理,出版物编写设计 整理实地考察的数据及社区访谈的材料。编写设计相关出版物。筹划“红树林主题展览”,设计展板,沟通展览场地。 参与人员:项目负责1人;平面设计师2人;协助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5人。 调查报告:《广州红树林资源调查报告》、《广州红树林资源地图》(网络版)、折页:《广州红树林》、乡土出版物:《红树林记忆》,红树林系列主题展板 2011.7.1- 2011.8.20 5.针对广州市民进行乡土意识宣传 1.拟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红树林主题展览。之后在广州五所高校巡展。 2.过新闻媒体、网站论坛、微博等方式宣传。 参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