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感怀身世的地方.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感怀身世的地方

中文科專題研習 (唐詩新探) 目錄 唐詩介紹(一) 唐詩(一)譯文 寫作背景 寫作賞析 作者簡介——陳子昂 唐詩介紹(二) 唐詩(二)譯文 詩的背景 作者寫作風格 唐詩介紹(三) 唐詩(三)譯文 寫作背景及風格 感懷身世的地方 作者簡介——杜甫 個人感想及分析 組員名單 唐詩介紹(一)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 幽州台:又稱燕台,亦名薊北樓,遺址在今北京市。 古人:這裏指古代能夠禮賢下士的明君。後面的“來者”有類似意義。 念:思念,想。 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這裏指遙遠。 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 涕:眼淚。 古代那些禮賢下士的明君,我沒能親見其人; 未來的賢明之君,至今我也沒有能看到他們。 想到這曠宇茫茫啊悠悠天地,來的未來、去的已去。唯我一人孤單而寂寞,忍不住悲傷的眼淚直 往下落! 寫作背景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他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有一天他懷著悲憤的心情,登上了幽州台,寫下了這首《登幽州台歌》。這是在幽州時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詩。詩人俯仰古今,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並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細心讀起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語言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寫作賞析 這首詩的格式是雜言古體詩,是一首登臨古蹟時抒發內心悵然的古詩,從短短的四句中。 我們不難了解詩人當時那種百感交集的複雜心情。人在失意的時候,總會感到特別的孤寂,於是唱出抑鬱不得志的怨恨,以及生不逢時的感慨,而這首詩所要表達就是這份傷情。 作者簡介 陳子昂(約659—700),是唐代文學家。字伯玉,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爲陳拾遺。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成年後開始發憤讀書,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採納,並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聖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後來被人加以迫害,冤死獄中。 唐詩介紹(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諸葛丞相的祠堂要去那兒找呢? 原來在錦官城外,柏樹茂密的地方。 祠堂階前的春草映著綠茵茵的碧色, 隔著樹葉還聽得見黃鸝鳥兒清亮的叫聲。 從前劉備三顧茅廬煩請他平定天下, 所以在劉備與後主兩代中,都靠著老丞相的一片忠心 開國與輔佐。他在討伐魏國的戰役中還沒得勝就先死去了, 使得英雄豪傑都忍不住悲傷而讓淚水流滿了衣襟。 詩的背景 此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它為杜甫居成都時瞻仰丞相祠時有感而作,詩中歌頌了諸葛亮開創蜀國基業、輔佐兩朝之功績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心為國的精神,對其未能最終實現恢復漢室統一天下的願望表示惋惜。「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聯,以極簡的生動筆調道出了諸葛亮的一生事蹟,有三分天下之才,亦有忠心為主之德。如此高人,卻終於以遺憾收場,令人為之神傷。 作者寫作風格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杜詩的風格沉鬱頓挫,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就像這首詩歌《蜀相》一樣。 譯文: 日月不停地運轉殘冬即將逝去, 夔州的霜雪初霽冷光照徹寒宵。 五更城頭的鼓角仍然蒼涼悲壯, 三峽星河的倒影老是閃爍動搖。 戰爭已給千村萬落帶來了痛苦, 只有幾處漁樵唱起夷人的歌謠。 諸葛和公孫到頭來都是一坏黃土, 又何必介意朝廷和朋友把我忘了。 寫作背景及風格 這首詩是在大曆元年冬,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鄭虔、蘇源明、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後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出異常沈重的心情。這詩的感情深沈悲憤,風格闊大蒼涼,情景融彙一體,稱得上是詩人七律體裁的典範之作。 感懷身世的地方 1.歲暮陰陽催短景 作者慨歎自己的年華老去。 2.天涯霜雪霽寒宵 杜甫遠離家鄉,故稱夔州為天涯,同時也有淪落天涯之 意。夜雪初霽,詩人不能入睡,是因為感慨萬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