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冶’字异形的衍生与制约及其区域特征林清源一说文序‘文字.DOCVIP

战国‘冶’字异形的衍生与制约及其区域特征林清源一说文序‘文字.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国‘冶’字异形的衍生与制约及其区域特征林清源一说文序‘文字

戰國「冶」字異形的衍生與制約及其區域特徵 林清源 一.說文序「文字異形」在省思 許慎在《說文.序》中,以「文字異形」一語,概括戰國文字現象,雖稱扼要,卻嫌籠統不具體,筆者曾彙集一百條資料,觀察「造」字的結構,發現其異體竟有二十三式之多,並且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這些結構互異的「造」字,在時間上無論西周或東周,在空間上不管西土或東土,除了在三晉地區偶見从棗聲之外,其餘都从告聲,顯示形聲字的演變是以聲符爲其樞紐,即使在文字異形十分嚴重的戰國時代,毅然接受此一演變規律的制約。本文擬以「冶」字為例,再度觀察戰國時期會意字的異體究竟遵循何種規律衍生?又受何種規律制約?希望藉由此一現象的探討,有助於「文字異形」一語具體内涵的理解。 二.「冶」字結構分析 自1959年李學勤先生考釋出戰國「冶」字之後,又經王人聰、唐蘭、黃盛璋等幾位先生反覆考證,知道「冶」字是由「=、火、刀(刃、斤)、口」四要素組成,表達冶煉的過程,其本義為銷金製器,是一個會意字。 「冶」是個會意字,已廣爲學者所採信,直到1989年,才有何琳儀先生提出反對意見。何先生說: 「冶」从「火」,顯然是聲符,無須詳述。「口」和「=」均為戰國文字中習見的增飾部件,無義。……一般說來,形聲字的形符可省,聲符則不可省。上揭四式「冶」的偏旁,「火」、「口」、「=」均可省,唯獨「刀」不可省。然則「刀」應是「冶」字的音符。「冶」,羊者切,喻紐四等,古讀定紐。「刀」,都勞切,端紐。定、端均屬舌音端系。然則「冶」、「刀」雙聲。「刀」,宵部;「冶」,魚部。宵、魚每可通轉。……總之,(一)式「冶」从「火」、「刀」聲,「口」和「=」均為裝飾部件,無義。其餘三式或有省簡,唯音符「刀」不省。 上述引文中,至少存在四個問題:(1)「冶从火顯然是聲符」一句。「聲符」應該是「形符」或「義符」的筆誤,因爲後文曾明確指出「冶从火、刀聲」。(2)「火」、「」、「=」三要素,假設真的只是無意義的裝飾符號,可以任意簡省,如此一來,「冶」字必將與「刀」、「刃」、「斤」三字相混,至少可能會出現假借此三字為「冶」的現象,不過事實上這兩種假設狀況皆未發生,「」[4]( [4],表示下文第四式)不能簡省為「」,「」[40]也不能簡省為「」,「」[42]也不能簡省為「」。若說「火」、「」、「=」三要素,並非毫無意義,除了裝飾功能外,還兼有別嫌功能,則一個「」字卻要同時加上三個別嫌符號,以致主體「」只能僻居一隅,如此詮釋似乎很難令人信服,並且也找不到平行的例證。(3)何先生再三強調,「火」、「」、「=」均可以省,唯獨「刀」旁絕不可以省,然後又根據「形聲字形符可省聲符不可省」的一般性原則,判定「刀」旁是聲符。其實「刀」旁未必不可省,1986年山西芮城縣出土的魏國銅戈「十八年莆反令籥戈」(下文第130器)。「冶」字作「」形[58],即不从「刀」,可為反證。(4)在「冶」字諸多異形中,偏旁「刀」常與「刃」、「斤」互通代換,而作「」[11] 、「」[38]、「」[42]諸形,此一現象顯示,「刀」、「刃」、「斤」三者應是事類相近的義符,因爲它們在聲韻上並未具備足以互通代換的密切關係。 基於上述考慮,筆者認爲「冶」應該是個會意字,从=、火、、刀(或、斤)會意,其本義為銷金製器。 三. 器銘所見各式「冶」字 「冶」字出現甚晚,遲至戰國時期,因銘文辭例轉變為「物勒工名」性質,表冶鑄義的「冶」字,此時才大量湧現,且有將近九成都集中在兵器上。早於戰國的「冶」字材料,就筆者目前所知,僅有一件「穌冶妊鼎」(《三代》3.36.1),時代屬於春秋早期,且為人名,與本文範圍不符,玆為求完整,仍一併納入討論。 「冶」字異形極其複雜,爲了便於觀察其在時空架構中的相對關係,本節所有材料,均先按結構體式分類,依形系聯;同一體式,以國類聚,國別無徵者居末,以鑄造年代為次,年代無可考者殿後,各器國別年代的判斷,主要參考郝本性先生<新鄭「鄭韓故城」發現一批戰國銅兵器>(以下簡稱<鄭韓兵器>)、黃盛璋先生<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以下簡稱三晉兵器)、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許學仁《戰國文字分域與斷代研究》。 本文所用材料,以真僞無疑且銘拓清晰可辨者為限。由於舉證器銘多達一百三十件,爲了節省篇幅,圖版與釋文一律省略,僅於器名之後註明資料來源,以便檢索。在文字體式分類上,一方面為避免類別過於龐雜,另一方面因鑄刻文字有爲土銹所掩的可能,對於若干筆劃不足的字體,暫時不別立一類,只在國屬下摹寫其形,存以備考。 第一式: (1)趙 十五年守相?波劍 趙孝成王十五年 (《河北選集》136。《古文字研究》第七輯137頁、圖6) 第二式: (2)魏 卅五年虒令鼎 魏惠王三十五年 (《彙編》302。《戰國文字分域與斷代研究》298頁、圖14) 第三式: (3)韓 八年新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