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 期末考前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事业史 期末考前复习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一、填空 1.宋朝设立的对邸报进行统一管理的中央机构是( 都进奏院它起始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朝实行的新闻预检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重臣的意图。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美国人,1892年,史沫特莱出生於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早年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史沫特莱1928年底来华,在中国一呆就是12年。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五四时期的革命报刊。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刊。1919年7月21日创刊,初为日报,每日对开一大张,至9月22日被迫停刊,共出62号。10月7日复刊,改为三日刊。由周恩来主编。辟有主张、要闻、时评、新思潮、来件、文艺、演说、翻译等十多个栏目。该报对组织、联络京津等地广大学生的革命斗争,推动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 1926年9月1号,《大公报》复刊第一天,张季鸾总编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被国人称之为“四不主义,《大公报》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不依靠任何政党。《大公报》(新记)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集资而取得经营权。由于胡政之考察过欧洲社会,又了解日本报业上的管理,吸取先进的长处为我所用。成立“ 大公报馆股份有限公司”设常委董事会,其后又成立了监事会,是民营性质的一份报纸,体现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方式。“《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民呼日报》:1909在上海租界创办,于右任为社长。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造清朝气数已尽的舆论。后租界当局将其逐出租界,此报被迫停刊,出版前后仅92天。《民吁日报》:20余天后,于右任又在租界创办了《民吁日报》。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副总编何海鸣撰写的短评《亡中国者和平也》,怒斥清政府颁布的宪法大纲是“摧抑民气之怪物”,指出立宪派的观点是愚蠢和行不通的,引起了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署名“奇谈”(黄侃)的短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指出中国已经病入膏肓,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道路。当时距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只有不到3个月了,其时局势已经一触即发,而这篇文章的发表,不啻为在火药堆上扔了一根火柴,引起了官府的震恐。鄂督瑞澄以“宗旨不纯,立意嚣张”和“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于8月1日晚派军警包围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闻讯后自行投案,报馆被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 梁启超:"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此为报馆的两大天职在国统区,进步的新闻事业一直受到迫害。在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借口抗战的需要制订了一系列出版审查条例,实行原稿送审制度。广大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对此非常不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压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引起了更大的不满,终于在国统区爆发了拒绝新闻检查、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更大规模的斗争。经过: 1945年7月,国民参议会的6位参议院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黄炎培将他在延安耳闻目睹写成《延安归来》一书,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造成的诬蔑。这本书没有送检就出版了。这是国统区第一本拒检的书籍,从此,拉开了拒检的序幕。 8月,重庆的《中华论坛》等16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不再送检。这一行动得到了重庆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重庆33家杂志社发表声明,一致拒检。重庆《新华日报》杂志社,报到了杂志拒检的消息,还发表了《为笔的解放斗争而斗争》的时评。 9月,十家杂志社出版《联合增刊》,宣布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拒不送检,号召广大报刊工作者加入到拒检运动中来。重庆杂志界的正义行动,得到了成都、昆明、桂林等地文化出版界的热烈响应,纷纷发表言论或者成立联谊会,使得拒检运动的省市不断壮大,成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结果和意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