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二模试卷分析教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7分) 图12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 (1)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 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3分) 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答“圈地运动”可给1分,总分不超过4分。)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6分) (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 城市化起步晚; 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或工业化程度不高,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其中3点给6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6分) 措施:对原有城市进行彻底改造; 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类型(或:变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 采取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促进经济发展。(6分) 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7分)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分) 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2分) 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1分) 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2分) 39.(26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 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6分) (1)和平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应该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6分) 材料二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 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 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2)原因: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希特勒的欺骗宣传;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 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10分) 局限性:康德的和平观是建立在民众理性的基础上。(2分)但在现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