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临床基础教程文件.pptx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功能临床基础教程文件.pptx

肺功能检查详解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 彭健1、呼吸生理2、各项指标正常值与含义3、临床判读顺序与简单评价第一单元 呼吸生理一、 概述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外呼吸:毛细血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指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运输:循环血液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以及将组织内的CO2运输到肺的过程。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亦称——组织换气。PS:组织换气也包括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狭义的呼吸运动通常只包括呼吸运动。二、肺通气的原理1、肺通气的动力取决于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由于在一定环境下,外界的压力即大气压是恒定的,因此,肺泡与外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由肺泡内的压力即肺内压决定。备注: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肺的扩张与缩小,由于肺本身没有扩张与缩小功能,因此,肺内压的高低取决于呼吸肌的扩大与缩小。呼吸肌包括呼气肌与吸气肌,呼气肌主要包括肋间内肌与腹肌,吸气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外肌。吸气运动为主动过程,为膈肌与肋间外肌共同收缩导致胸廓向外向上扩张,使得胸廓扩大,肺内压降低,当低于大气压时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运动则相反为被动过程,平静呼吸时,膈肌与肋间外肌回位导致胸廓缩小,肺内压增大,完成呼气运动。呼吸运动又根据呼吸肌的主次、多少以及用力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形式。1、腹式呼吸(膈肌为主)与胸式呼吸(肋间外肌为主)2、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气道阻力、缺氧、CO2增高)3、肺通气的阻力(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弹性阻力: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力即弹性阻力顺应性:弹性阻力的大小可通过顺应性的高低来衡量,即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PS:顺应性越大,弹性阻力越小,外力作用就越容易变形。(2)呼吸膜的面积:面积越大,换气越大越快。——运动时,肺毛细血管开放增加,有效呼吸膜面积增大,扩散增加。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肺毛细血管闭塞等导致呼吸膜面积减少,导致扩散减少。(3)通气血流比值组织换气类似肺换气,不同的是组织换气存在于液体之间。(血液、细胞内液、组织液)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之后随血液运输影响因素:1、PH与PCO2PH下降,PCO2增高,氧气结合能力下降,同理相反。2、温度:温度升高时,O2释放增加3、2,3二磷酸甘油酸CO2运输:物理溶解于化学结合。五、呼吸运动调节1、呼吸中枢脊髓控制相应节段呼吸肌,低位脑干控制呼吸节律2、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1)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血液,组织液,或者脑脊液中的CO2、O2、H+。化学感受器分外周感受器和中枢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分为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前者主要参与呼吸调节,主动脉体主要参与循环调节,由于颈动脉体血供特别充分,一般血液中出现低氧时,由于血供充分,此处PO2不会变化太大,因此放电频率不会增加,呼吸运动也不会受影响,但CO2与H+却可以刺激该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作用。2、中枢感受器CO2与H+均可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同时刺激呼吸。两者比较:(1)中枢感受器不感受低氧刺激,低氧可直接抑制中枢。(2)中枢感受器对H+相对敏感(3)CO2与H+过高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4)中枢对CO2反应较外周对O2反应迅速很多,相关反射:肺牵张反射,肺萎陷反射,咳嗽反射,喷嚏反射。咳嗽反射与喷嚏反射为防御性反射。第二单元 各指标名称及意义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一、肺容积1、VT:tidal vloume,潮气容积,即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约500ml.意义:受吸气肌影响,尤其是膈肌运动,呼吸肌功能不全时降低。2、补呼气容积 ERV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即平静呼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呼气所呼出的气量。3、补吸气容积:IRV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平静吸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入的气量。4、深吸气量IC inspiratory capacity ,平静吸气末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入的气量。2-3-4意义均为呼吸肌改变引起。5、肺活量 VC vital capacity 尽力吸气后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量。限制性与阻塞性均可导致降低。6、功能残气量 FRC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含气量。意义:反映胸廓回缩和肺弹性回缩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相互平衡而抵消,但是阻塞性肺疾病时候,肺回缩力下降导致其增高,相反,若肥胖或者胸廓畸形,胸廓回缩力下降,其亦下降。7、残气量 RV residual volume 深呼气后肺内所含气量。意义:常以RV/TLC(肺总量)比值作为参数,正常值在35以内,40以上提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