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防爆电气检查标准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井下防爆电气检查标准汇总

煤矿井下防爆电气检查标准 一、隔爆外壳 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的为失爆; 注:严重变形指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凸凹深度超过5 mm。 2、使用为经部指定的检验单发证的工厂所生产的防爆部件(指受压传爆关键件)为失爆; 3、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为失爆; 4、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为失爆; 5、防爆室(腔)的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为失爆; 6、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贯通的为失爆; 7、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的为失爆。 二、隔爆结合面 隔爆结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须有防爆措施,如电镀、磷化、涂防锈油等。 1、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要符合下述规定,否则为失爆。 (1)平面、圆筒隔爆结构 A电气设备 静止部分隔爆结合面、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以及隔爆绝缘套管隔爆结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W和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须分别符合表一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防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须不小于25.0 mm。 表一 结合面形式 L(mm) L1(mm) W(mm) 外壳容积V(L) V≤0.1 V≥0.1 平面、止口或筒结构 6.0 12.5 25.0 40.0 6.0 8.0 9.0 15.0 0.30 0.40 0.50 - - 0.4 0.5 0.6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6.0 12.5 25.0 40.0 - - - - 0.4 0.5 0.6 - 0.4 0.5 0.6 0.8 B、操纵杆 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之间要符合表二的规定。 表二 操纵杆直径d(mm) 防爆结合面长度L(mm) D≤6.0 6.0<d≤25.0 D>25.0 L≥6.0 L≥d L≥25.0 C、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操纵杆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6. (2)防爆电动机 A、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采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K须不小于0.075mm. B、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须不大于表一规定的W值的三分之二。 (3)螺纹隔爆结构: A、螺纹精度须不低于3级,螺距须不小于0.7mm, B、螺纹的最少齿扣数,最小拧入深度须符合表三的规定: 表三 外壳净容积V(L) 最小拧入深度(mm) 最小齿合扣数 V≤0.1 0.1<V≤2.0 V>2.0 5.0 9.0 12.5 6 隔爆面上,在规定长度(L)及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的最短有效长(L1)范围内,如发现以下缺陷,不算失爆: (2)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3)偶然产生的机械伤痕,其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痕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三分之二,但伤痕两侧高于无伤痕表面的凸起部分,必须磨平。 无伤隔爆结合面的有效长度可以几段相加,计算方法参考GB1336—77附录四。 2、隔爆面上不准涂油漆。无意造成油漆伤痕迹,当场擦掉,不为失爆。 3、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任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而只留云影,不算锈蚀。隔爆面锈蚀是否为失爆,参照本规定(二一2)条关于砂眼机械伤痕的有关规定判别。 注:云影—擦掉锈迹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勇于摸无感觉者。 5、用螺栓紧固的隔爆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失爆: (1)缺螺栓或弹簧垫圈(或备帽)者; (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 (3)螺栓或螺孔滑扣,但换同径长螺栓加螺母紧固者除外。 6、弹簧垫圈的规格须与螺栓相适应。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为失爆,也不影响完好。 7、隔爆结合面法兰厚度小于原设计的85%为失爆。 8、同一部位螺栓、螺母规格应一致。螺母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钢紧固螺栓深入螺孔长不小于螺栓的直径,但铸铁、铜、铝件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孔,否则为失爆。 三、电缆引入装置 电缆引入装置即进线嘴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失爆: 密封圈内径大于电缆外径超过1mm。 进线嘴内径(D0)密封圈外径(D)的差(D0-D),超过表四规定值; 表四 D(mm) D0-D D≤20 20<D≤60 D>60 ≤1.0 ≤1.5 ≤2.0 (3)密封圈尺寸不符合GB3836.1-83规定; (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的;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