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智慧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与智慧 ——传统道德与人生智慧 一、道德与智慧 (一)智慧 智慧 知识 ≠ (一)智慧 “智慧一词,不只是某种思维能力、知性模式。 它不只是wisdom\intelligence,而是指包括它们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和精神力量,其中也包括伦理学和美学的方面,例如道德自觉、人生态度、直观才能等等,中国思维的特征也恰恰在于他的智力结构与这些方面交融在一起。” ——李泽厚 (二)传统文化 “先秦各家为了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着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实际)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 ——李泽厚 (三)传统道德 是一种广义的道德 包括人生、价值、德性等 人性、处世(处人)、处己 讲人生 义利、群己、理欲、德才等(涉及人 生根本价值选择判断的问题) 讲价值 传统德目、修养理论等 讲德性 (三)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无时、无处不体现出道德的意蕴 这种道德透露着智慧,透露着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它告诉人们如何过一种幸福与善的生活,如何正确行动,要做什么样的人,应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应当具备何种美德…… 如何才能获取这种大智慧? 二、中国传统道德的人生智慧 学大学!做大人! 什么是大学? 什么是大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一)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子曰:“曾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怎么样才算是“得道”? (二)三达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朱熹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经·乾卦》) “君子人格” (二)三达德 “人皆可为尧舜”!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怎么做才能“得道”? (二)三达德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明之学 外用之学 内圣 外王 1 3 2 1、内明之学——正心诚意 何谓正心 ? “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 1、内明之学——正心诚意 “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1、内明之学——正心诚意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1、内明之学——正心诚意 “吾之有患,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庄子》) 2、连接点——修身 重学慎思 克己自省 慎独自律 知行合一 积善成德 …… 慎独、慎微 2、连接点——修身 何谓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