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复习练习:专题1+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复习练习:专题1+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解析:选A。材料信息“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说明各国诸侯存在离心倾向,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周王的地位……至高无上”不符。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 2.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 A.伦理政治的建构    B.宗法观念的淡化 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选A。周人认为孝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庭内部,还体现在宗族及姻亲诸侯的政治关系中,结合西周实行宗法制、分封制,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宗法观念影响面广,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神权,故C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3.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 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 B.分封制遭破坏 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D.宗法等级森严 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周的统治中心在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故A项错误;根据周初的礼制,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鼎,湖北随州显然不是周天子的统治中心,随州周墓为诸侯之墓,诸侯使用九鼎八簋,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青铜冶炼技术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度被破坏,故D项错误。 4.春秋晚期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 A.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B.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D.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对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割据势力的出现导致礼崩乐坏,故B项错误;春秋晚期,分封制趋于崩溃,孔子推崇礼乐制并不是为了推行分封制,故D项错误。 5.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称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  ) A.维护分封制度 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 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 解析:选D。分封制是西周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中建都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与王畿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是其建都达成的结果而非意图,故B项错误;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主要分布于宋,且位于王畿以南,故C项错误;西周建立东都主要是强化对东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6.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 A.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 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 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 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 解析:选D。“华夷”指的是华夏与蛮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王权衰微并非已经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契约关系是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而天子与诸侯关系属于森严的等级、隶属关系,故C项错误;据材料意思可知,西周时期周王室势力强大,各诸侯国都听命于周天子的命令,到了东周,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势力强大起来,大国间的争霸以及其他事宜都不一定听从周王室的命令,故D项正确。 7.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或形成 D.科举制逐渐形成 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是由战国时代晚期到秦汉的演进,强调统治机构的构成,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是秦朝确立,与材料中强调“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从战国时代晚期到秦汉统治者的变化,说明了官僚机构的逐步形成,故C项正确;科举制度是隋唐后形成,与材料强调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