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doc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全本 第一单元 一、七律 长征 1、全诗翻译。 【红军不怕远征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热气腾腾(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险桥横架,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笑逐颜开。】 2、长征的艰难险阻有哪些? 【路程长;时间长;环境险恶;国民党围追堵截;军队内部的破坏,比如张国焘之流;战斗减员】 3、首联在全诗的作用。 【结构上总领全诗;内容上,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豪迈气势。】 4、颔联“五岭……”如何理解? 【以五岭和乌蒙象征长征路上经历的无数崇山峻岭;状山即写人,使用夸张、比喻和动静结合、化大为小手法,反衬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暖”和“寒”如何解读? 【“暖”:当时的天气、环境,水流湍急,波浪滔天,地形险恶,热气蒸腾;又烘托红军脱险后的愉快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1、战斗紧张激烈,烘托对烈士的哀思2、桥险山陡,作战环境险恶3、红军战士英勇作战,让敌人胆寒。】 6、艺术特色。 【1、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诗歌集中描绘了五个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2、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情景交融。3、夸张等修辞的应用。】 7、“更”的解读。 【1、岷山相对于其他困难更加艰巨,挑战更大,更能够激发红军战士的英雄本色,乐观主义精神;2、跨过长征最最艰苦的雪山草地,胜利在望,展示作者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高度自信。】 8、本诗完成时,红二红四尚在长征途中,为什么说:三军过后尽开颜? 【反映作者对红二红四的殷切希望,无比信任,坚信他们一定可以克服万难,取得胜利。】 9、主旨。 【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党队伍务必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0、开头一联和下面三联的关系如何? 【1、第一联是总纲,总领下文的分写;2、高度颂扬红军战士百折不回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3、下面三联属于典型事例,分写。】 三、《老山界》 1、翻越老山界时,红军遇到哪些困难? 【山势高、险、陡峭;红军又累又饿又冷;装备笨重;敌人的围追堵截;部分百姓不了解红军。】 2、第三节的“照着习惯”指什么? 【躲起来。说明瑶民长期受军阀地主的欺压;也说明他们没有真正了解、支持红军队伍。】 3、瑶民开始怎样?后来怎样?为什么会变化的? 【开始躲起来,不了解红军,以为是军阀队伍;后来了、支持、拥护红军;变化的原因:1、我们向她们介绍红军政策,红军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队伍,与军阀地主武装有着本质的不同,容易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也说明红军不仅行动上爱护百姓,舆论上也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即: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2、以行动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比如:送米、盛粥、贴标语、禁止拆篱笆等】 4、请理解以下关键字。 【拿出仅有的一点米:瑶民常受欺压剥削;竭力支持拥护革命队伍;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米多;对我们也很重要:前后对比,再次证明红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这恰是红军容易得到瑶民爱戴的根本原因。】 5、全文第13-19段的观察点有何不同?此处景物描写(火把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1、山脚、山顶、山腰;2、作用:以火把侧面说明山势高峻、陡峭,红军爬山艰难;表现红军高昂的斗志,凌云的壮志,积极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困难的豪迈情怀。】 6、此处语言描写的作用。 【“我们顶着天啦”等:面对困难,互相鼓励,斗志高昂,壮志凌云】 7、老山界如此高峻,为什么战士们还说“奇观”? 【不怕一切困难的革命豪情和英雄主义。】 8、13-19段解读。 【一幅生动的红军星夜夜行图。把红军翻山的景象描绘的雄伟壮观,表现他们敢于战胜困难,乐观豪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9、第23段景物描写主要使用什么手法? 【1、调动感官;2、修辞;3、想象和联想。举例略。】 10、此处景物有何特点?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1、景色瑰丽、奇特;山势高峻、陡峭;2、表明红军坦然面对困难,以苦为乐的英雄主义精神。】 11、“宝石”“黑的山峰”两句景物如何解读? 【1、写出了星空之美,乐观豪迈;2、比喻状山高谷深、陡峭、险峻,说明红军身处险境,仍能镇定自若,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12、本段声音描写什么顺序?什么特点?什么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