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二十载青春无悔铸法魂——记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docVIP

扎根基层二十载青春无悔铸法魂——记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扎根基层二十载青春无悔铸法魂——记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

扎根基层二十载青春无悔铸法魂——记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法律 扎根基层二十载青春无悔铸法魂——记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 汪坚 汪新元 李扬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僻壤,在远离法院机关的人民法庭,有一位以庭为家、情系百姓、无私奉献的优秀法官,他在执法办案和调分止争的最前沿,坚守了整整20个春秋。 20年来,他一直扎根于远离市区的孝南区北部法庭,足迹遍及辖区的每个角落;20年来,他办理3000余起案件,无一宗案件被当事人投诉;20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书记员成长为审判员、副庭长、庭长;20年来,他在法庭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生根、发芽,演绎着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奉献着无悔的炽热青春,赢得辖区百姓的普遍赞誉和领导、同事的高度肯定。 他,就是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肖港法庭庭长张亚斌。 艰难困苦不言悔 一片冰心在基层 1995年夏天,张亚斌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肖港法庭。当时的法庭条件差,每到周末同事们都回城了,单身一人的他成为宿舍楼里仅有的住户。他干脆义务做起法庭大院的看门人,一边守着青灯苦学法律专业知识,一边接待来访群众。 当时的庭长看着心疼,就劝他周末抽时间回家休息。张亚斌却说:“农村矛盾纠纷多,老百姓没有星期天,来法庭找不到人就会对法庭失去信任,我刚上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值班和接访的事就由来我负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刚到法庭任书记员时,张亚斌甘当配角,尽职尽责,认真完成诉讼接待、立案审查、案件记录、数据统计、案卷归档等多项审判辅助工作。每天开庭时,他忙着做记录,庭审一结束,又忙着处理涉诉来访、立案审查等工作。到了案件报结时,他又忙上了数据统计和案件归档工作。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担任助理审判员后,张亚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夜以继日,一点一滴地积累,孜孜不倦地向老审判员学习、请教。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很快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新手成为行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亚斌所在的肖港法庭经历五任庭长,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和他一起下到基层法庭的同志都回到院机关,但张亚斌仍然安心扎根法庭,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有一次参加同学聚会,同学开玩笑地说:“你现在不像法官,倒像一名懂法律的农民,连说话都是农民味,基层太苦,还是想办法回城吧。” 面对同学善意的劝告,张亚斌笑着回答:“基层法庭是苦,但苦中也有乐,当一名乡村法官我心甘情愿!” 群众之事无小事 法官责任大干天 一进肖港法庭大门,办公楼前树立着形似天平的两块公示牌,诉讼流程、办案人员职责等一目丁然。“每天走过天平之门,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心理提示,法官必须要坚持公平,保有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懂得肩上的责任。”张亚斌说。 张亚斌常常告诫法庭里的其他法官和干警,“老百姓打官司,要多换位思考”,“不要让当事人在法院留下遗憾,也不要让自己在案件审理上留下遗憾”。 2015年2月,肖港镇匡埠村一名89岁的婆婆找到法庭,起诉儿子不尽孝道。张亚斌与同事了解案情后得知,婆婆养育了7个儿子,但平日大多在外打工,老人一直单独居住。张亚斌与同事经过三次耐心调解后,儿子们都承认了错误并同意一起出资赡养老人。之后,每个月张亚斌还经常到村里回访,或者打电话询问老人情况,“前不久我还给老人一个没结婚的儿子介绍对象呢。”老人对张亚斌的处理结果十分满意,拉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 法庭所辖地附近交通便利,每年交通事故案件居高不下。有一年,一辆三轮车和摩托车在107国道上相撞,三轮车乘客脑部重伤需要做开颅手术,光治疗费就要17万。三轮车司机是位老农民,以种地为生,摩托车主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出事后吓得不敢露面。伤者一纸诉状递到法庭,张亚斌和同事们联合交警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先后十多次到两个责任人家中做工作,苦口婆心讲道理,从事故过程到伤者现状,从法律的严肃到道德的温情。两家同意赔付医药费,考虑到实际情况,张亚斌还与交警部门联系,申请一笔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伤者的医疗费有了着落,他紧悬的心才放下。 性格温和是同事们对张亚斌的印象,但张亚斌也有坚持、坚韧的一面。有一次警车在乡村公路上追寻被告要求强制执行时,由于路况太差竟差点翻车。虽执行困难但张亚斌从未放弃,终于有一次将被告堵在菜市场上。当时,不明案由的人甚至要掀翻他的车。张亚斌不为所动,一边向群众说明情况,一边坚持执法,被告最终当场支付原告8000元赔偿金。 爱民护民如亲人 办案绝活显身手 肖港法庭不大,算上司机和门卫只有6条“枪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