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2).doc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2).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2)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2)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了解经济区域、山东和山西的地理概念;掌握四大经济区域的分布和三次南迁高潮的过程。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课标领会: 1.要求学生掌握本课重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基本进程和特征。 2.理解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和成因。 3.通过学习中原人口大量外迁,分析古代人口迁移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联系。 【本课分析】 本课主要是从古代“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分析了我过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介绍了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南迁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经济重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2)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 ,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学生自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 (2)结合潮汕区域地方的乡土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2)通过对一些地方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区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 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在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经济发展千差万别、很不平衡,呈现区域特色。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形成一个经济重心,所谓的经济重心,也即与其他地区相比,人烟稠密,经济发达,是国家和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区。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特重心。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宛如江河东流。我国历史上新的经济重心最终在长江流域结聚成,并在两宋之际取代了黄河流域的经济重心地位。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事件。区域经济的各自特色如何?南移过程如何?原因何在?有何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四大经济区的分布 【展示课件】《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指导学生研读。 小结: 教师: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特点,将全国分成哪四大经济区? 学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四大经济区的特点 总的来说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展示课件】 【合作探究一】:西汉形成的四大经济区域及其主要特点,以表格形式完成。 区域 特点 山东 传统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山西 江南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差距大 龙门、碣石以北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合作探究二】:各经济区域特点的成因(提示:从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从生产力水平包括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品种等多角度分析): 1、山东、山西经济区属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菽、麦、粟、高粱等耐旱作物为主),经济实力强,长期居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从地理学的角度大家谈一谈为什么山东、山西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800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 2、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道纵横,以种植稻耕农作物为主。西汉时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由此形成传统的畜牧业和半农半牧区。 【课件展示】 材料一:《颜氏家训》中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之毡帐;及来河北,不信二万斛船。” 材料二:《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