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渗透.docVIP

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渗透.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渗透

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渗透   近年来,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伤、伤人的事故有所增加。教师必须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早已成当务之急。现在我对怎样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1.适时找准结合点,注重课堂上“渗透”。      1.1“渗透”内容对应化。   在生物课上,选择与教材章节内容有关的心理知识,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感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品质教育。   如讲“绪言”一节时,我就播放了我自己录制的带子。这盘磁带里录有玉米拔节长高的“吱―吱”“啪―啪”的声音,有蛐蛐“啾―啾”的叫声,有公鸡啼鸣声,狗、牛、羊、母鸡下蛋的叫声,还有集市上小商小贩们的各种叫卖声。这盘展示了植物、动物、人类生命存在的磁带,给这节课的讲解带来了绝妙的效果。学生们的兴致极大,边聆听,边沉思。我就适时渗透了这段话:生命对于任何生物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应珍惜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儿,一只小蚂蚁的生命。希望我们不要随意弄折一棵小树,采摘一朵花儿,打死一只鸟儿,别再让他们哭泣了。这段话对学生的感触很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丰富的情感。   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我结合“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大脑的功能。成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400克,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其中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所有这些特点,人人几乎都是相同的。告诉学生: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构造上都与其他同龄人无多大区别。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根据实验和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常儿童各占2―3%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适时对学生渗透自信教育,使学生明确一个人能否成功和后天心理素质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用美国作家爱默生的话:“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激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确立自信心,同时也启迪学生发愤读书,为其终身发展插上翅膀。   1.2“渗透”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品质方面的知识,可利用上课后5分钟进行“环保之声”。这种方式很刺激学生的兴趣,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此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学生代表,如杨帆同学推出了自己创意、设计的音乐果皮箱,能够吸引路人主动、自觉的将果皮垃圾投入箱内;李晓星同学组装了一套用具,并呼吁同学们远离一次性用品,保护自然、人类。亦可采用现场教育法,带学生到动物园、碧沙岗公园上室外课,亲近大自然,陶冶学生的性情,让他们在自然中充分展示自己。这不但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可利用榜样法,我就把课本中从古到今的名人名事汇总出来,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华佗――麻药、孟德尔――遗传规律、袁隆平――杂交水稻等,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合作,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我就建立生物学习四人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指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访问、实地调查取样、实验分析等环节,写出调查报告,最后,举办成果交流活动。四人小组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不但学到了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找准补充点,面向课外延伸。      2.1结合课外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如创办生物角,建设生物生态园,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对其身心的发展大有利处。如宋丽红曾研究了紫外线对青菜早期生长的影响,并认真记录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撰写的生物小论文参加了河南省第三届中学生生物小论文评选,荣获了一等奖。这次获奖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极大的促进并带动了各个学科的学习,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郑州11中。徐藩、赵凡、苗萃萃就是在生物角活动中组成的一个实验小组。他们交流知识,共同学习、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培育出了大型真菌平菇,在学校的小科技展览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还有姜伟同学,自己独自进攻无土栽培这项新的生物技术,克服了困难、挫折之后,栽培的蕃茄硕果累累。姜伟同学以此为素材写的作文还荣获了一等奖。也可组织学生参观人体图片展,通过观看展览,召开专题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学生对人生真谛的认识水平,以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心理咨询室、设置心理教育宣传栏或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