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诗歌鉴赏语言类练习包含答案.doc

2018最新诗歌鉴赏语言类练习包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诗歌鉴赏练习 一、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15题。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金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15.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14.(5分) A、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A项错在“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全诗并非一味悲凉。D项“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错误,陶醉于美景中的诗人应是为“远役”所“惊”。) 15.(6分) 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育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所思①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②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③。 注:①崔漪自吏部而谪荆州司马,杜甫作诗寄之,②九江:于后文的“一柱观”,结尾崔漪在荆州谪居之地。③滟滪堆:即瞿塘峡峡口的滟滪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定常开” 虚写崔漪被贬之后的生活,也表明作者对崔漪非常熟悉。 B.“醉”字传神,虽谪官偏僻之地,但酒樽常开,凸显崔漪癫狂落拓的形象。 C.日落时分,崔漪竟不知自己酒醒何处,实为借酒浇愁,暗含苦闷之情。 D.诗中多处使用想象手法,所写内容既照应标题,又使得格调不甚凄凉。 E.作者借崔漪虽遭贬谪仍然醉卧的形象,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15.古人评价这首诗时说“苦忆”二字,直贯全章,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4.C.E 15. ①前四句写崔漪洒脱不羁,有敬仰之意。而今听说他被贬为荆州司马。暗含苦忆之情;   ②五、六句作者逢人便说,对崔漪的思念,偏偏崔漪那边没有人来传信报平安。倍添苦忆之情;   ③最后两句作者只有让锦水带着自己的眼泪流过滟滪堆,镏到荆州去见崔漪,直诉苦忆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孤寂情感。 E.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15. 赏析嫌中“穿”“数”二字的妙处。(6分) 14. AD(A没有比兴手法,3分。D项中“白天”不恰当,2分) 15.“穿”即穿行,写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孤 独和忧郁。 “数”即数数,指诗人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诗人苦闷无聊的心情跃然纸上。(6分,每点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①注:世业:犹世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 A. 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 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 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