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探幽 感受唐风遗韵.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草堂探幽 感受唐风遗韵

杜甫草堂探幽? 感受唐风遗韵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一定会知晓《春夜喜雨》这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特别是前一、二句,更是脍炙人口。杜甫的这首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要求背诵了,想不到它的创作之地,就在如今的杜甫草堂之中,因而更加勾起了我对浣花溪畔的向往。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在我已过知天命之年时才与在孩提时代就知晓的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流寓成都时的草堂居有“邂逅”之缘,堪称贪吃了一次丰厚的文化大餐。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今时更是重点保护,此处已成为一个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草堂的大门高大、气派,与我想象中的相去甚远。由于杜甫草堂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步入正门,跨过高大的门槛,讨喜的绿色扑面而来,小石拱桥下面是静静的碧水,不宽的水面在苍翠的枝叶后优雅地转了个弯,引得人想去探幽。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来到大廨,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雕塑的杜甫塑像树立厅中。这尊杜甫铜像呈跪姿,身材极度瘦削,脸庞也是狭长的,再加上下巴上的一小把胡须,更显得脸瘦长。雕塑家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为“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妙不可言。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厅堂内数人题联,名诗佳句,尽书对诗圣之景仰。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是果亲王的手迹。 ?没走多久就能看到当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写的那座草堂,不过现在看到的是重新翻修的。在旁边就有草堂的遗址以及一些出土文物展出,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所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使人不仅流连忘返。 这是一块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短短几时,杜甫草堂之行结束,感受颇深,难以言表。杜少陵离我们确已很远,但他所留下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从中折射出他的人格抱负,反映出唐朝社会的现实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使他和他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使我们忘却,依然回响在这块草堂庭园内让我们聆听。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杰出的诗人,只有屈原、李白等少数几位诗人可以和他相提并举。我们应该为祖国有这位伟大的诗人,为他的光辉的业绩而感到骄傲!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