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doc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X X 大学 毕业论文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姓 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摘 要:《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 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本文从喜剧与悲剧,暴力与死亡,死亡与宗教救赎三个相关的层面去解读这篇名作。并以辩证的眼光对其深层含义加以论析。 关键词: 奥康纳《好人难寻》喜剧 悲剧 暴力 救赎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继福克纳之后美国的“南方文学先知”。奥康纳出生于美国南方佐治亚洲萨瓦那镇一个天主教家庭,萨瓦那镇是南方腹地“圣经地带”的重要部分。奥康纳年轻时便患上了红斑狼疮,一直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孤独隔绝的生活里,宗教对于她不仅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支柱。而她生活的时代也颇为动荡,先后历经大萧条、二战、朝鲜战争以及民权运动。作为一个南方人和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奥康纳笔下的人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她的作品鲜有赞美与歌颂,大多数都充斥的是死亡和暴力,宗教或天主教情结是她作品叙事风格中的核心特色。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中描写了南方普通平凡的一家,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缺点。而奥康纳却设计了一个意外,把人物突然推到了生死的边缘。暴力是奥康纳作品中表达其主题的一个手段。其故事中的人物往往行为怪异、精神麻木了冷漠,通常要经过一场暴力的洗礼后方能醒悟,精神方能得到救赎。她认为,人一旦背离宗教就会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和变态心理,只有靠暴力或死亡与原先的世俗道德价值观痛苦决裂之后,才能获得赎罪和得救的机会。《好人难寻》正是表现了这一典型主题。  一. 荒诞悲喜剧   迪伦马特说:“每一艺术作品都必须和他的内容保持间距。作品内容为悲剧,其间距则为喜剧,作品内容为喜剧,其间距则为悲剧。”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正是运用了间离的写作手法。小说有一半笔墨十分的滑稽可笑,临近结尾却写了一场意外的凶杀。主人公一家五口全部死于非命,故事显然是悲剧性的,可是作者却以轻松滑稽的笔调叙述所发生的一切,让人不禁沉浸在一种喜剧的气氛中,结尾来个逆转,令读者毛骨悚然地感到所发生的一切实质上都是悲剧性的。   奥康纳擅长以故作轻松的语调、精彩的警句和残忍又好笑的故事情节来写悲剧意识。对此,奥康纳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诙谐与可怕就像一枚铜币的正反面,她所写的作品“都是恐怖胜于滑稽,或因为恐怖才滑稽,乃至因为滑稽才恐怖”。   《好人难寻》一开篇就以喜剧的手法讲述一个普通中产阶级的六口之家驾车去佛罗里达州度假,喜剧性的描述足占整个故事二分之一的篇幅。在这么大的篇幅里,奥康纳巧妙地运用不带明显个人感情色彩的冷面幽默把老祖母一家一路上的所作所为详细地加以描述,对主要人物老祖母的其外貌特征及一言一行描绘得尤为细致,貌似平淡无奇,实则非常荒诞可笑,讽刺意味十足。因此,这个故事的喜剧主要性就是通过老祖母这个最荒诞滑稽的人物表现的。   奥康纳小说的喜剧性一面的描写首先从老祖母出游的衣装着墨:“老祖母头上戴着一顶藏青色的草帽,帽檐上系着一束白色紫罗兰。身上穿着藏青色带小白点的连衣裙。衣领和袖口是镶着花边的蝉翼纱做成的。领口还别着一枝带有小香袋的紫罗兰布花。”老祖母这个装扮为了:“万一出了意外,看见她死在公路的人才会一下子就认出她是位贵妇人”。当她儿子问及现为昔日名门的墓地的那片种植园在哪里时,她就脱口而答:“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去了” 一用了家喻户晓的小说的名字,一语双关)”。如此装束和所谓的双关回答可见老祖母时时刻刻都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位优雅、有教养的文明人,读者读来却荒诞滑稽,讽刺意味十足。   作者还以漫画式的手法勾勒出她所带的黑色大旅行袋“看起来像一只河马的头”。以及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名叫埃德加·阿特金斯·蒂加登的男士如何向她求爱的故事,说“她本来就该和蒂加登先生结婚的。因为他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当可口可乐的股票一抛出就买了”。作者始终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叙述着一路上老祖母的言行,荒诞滑稽跃然纸上,却是对现代人物欲泛滥、虚伪肤浅的普遍现象的讽刺和调侃。   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的笔墨转移到暴力凶杀,达到了令人毛骨慷然的地步。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家人与逃犯“不合时宜”一伙人不期而遇,这伙人不动声色把一家人一一杀害。故事由“喜”转悲,悲从“喜”中来。   但是故事的悲剧性似乎在之前喜剧性的描述中一直都埋有伏笔。小说中很多细节都可以窥见一斑:老祖母不想去佛罗里达而选择田纳西的另一重要理由是“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