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范式的特点及研究视角的变换.pdf

后现代心理学范式的特点及研究视角的变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现代心理学范式的特点及研究视角的变换

2007 年7 月 ( ) Jul . 2007 第32 卷第4 期 Journal of Hunan Un vers ty of Art s and Sc ence( Soc al Sc en ce Ed t on) Vol. 32 No. 4 ¹ 谭文芳 (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4) : 于20 世纪80 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后现代心理学是对现代心理学的批判, 它强烈地反对现代心理学主 客 离的/ 二歧式0 , 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 主张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在研究范 式上, 后现代心理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即: 定性 析与定量 析相结合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及理论整合趋 势。在后现代心理学范式的作用下, 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变换主要体现在: 注重探讨人的心理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 注 重个体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 : 后现代心理学;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范式 : B841 : A : 1672- 6154( 2007) 04 - 0033- 02 20 世纪中期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 展以及电 正如波林所说: / 如果测验方法不作为一门学科的工具, 就几 脑的广泛普及与大量运用, 导致部分人价值观念转变, 精神追 乎不能承认这门学科是科学的。0 [ 1] 正由于现代心理学的自然 求移位。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下, 产生了一种与现代文化 科学取向, 使得这种对人类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呈现出 思潮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在 简单化、数字化、模式化倾向。 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想, 即后现代心理学思 20 世纪中期以来, 后现代心理学的应运而生, 使学者们 想应运而生, 并引 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革命与转变。 日益意识到一味地采用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只会使心理 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地陷入到客观世界中而忽视人作为世界的 主体所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此一来, 心理学这门学 自冯特于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 科的 展就会更加远离人性, 远离人类的价值和精神体系, 其 理学实验室开始, 心理学便从其哲学的母胎中脱离开来而成 研究也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有鉴如此, 后现代心理学执意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自心理学独立以来, 便又一直存在着 于对科学主义的抨击, 坚决反对现代心理学将其研究禁锢于 两种研究取向的论争, 即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和人文主义 实验室, 只注重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推理以及精确测量论证的 取向的心理学。前者以曾在西方盛行了半个世纪的行为主义 这种研究模式。它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从狭窄的实验室和 流派和认知心理学派为代表, 大力倡导实验、观察等自然科学 数据论证中走出来, 还应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人的主观性和能 的研究方法, 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可以通过某种函数 动性, 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诸多层面入手来建立人类复 公式来表示; 后者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主张重视对主体的需 杂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