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计价器与OBU.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租车计价器构成   里程传感器,空车牌,单片机,显示器,打印机,这五个零部件,再通过线路连接. 简单原理   采集车速信号,(也可以自己做车速传感器,采用霍尔效应做),车速信号为脉冲信号,采集脉冲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得到车速,可以用到单片机的定时器捕获.   如果车速大于一定的值,采用公里数计算价格,如果车速小于这个值,就可以用时间计算.   计算公里数.应用单片机计算其公里数   计算时间可以用到定时器确定时间,或者用RTC中断采集到更精确的时间   用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公里数,时间,以及价格,可以学到如何用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或者用单片机驱动液晶   空车牌来提供计价器计价的信号 打印机来打印所需要的票据,通过排线连接计价器主机OBU   OBU(即On board Unit的缩写),就是放在车上,用来和路边架设的RSU通讯的微波设备。   车辆高速通过RSU的时候,OBU和RSU之间用微波通讯,就像我们的非接触卡一样,只不过距离更远--十几米 VS 十厘米,频率更高--5.8GHz VS 13.56Mhz,通过的时候,识别真假,获得车型,计算费率,扣除通行费。   经过不断的发展,OBU已经脱离了存储账号付费的限制,新型的OBU,增加一个智能卡读写器的功能,可以插一张带有电子钱包或者储值帐户的智能卡,从卡上把钱扣掉。被称为双片式,前面的只有账号的OBU就被称为单片式。   Quipass 011型OBU是一款主动双片式车载单元。该产品是一款遵循2007年5月最新出台的ETCDSRC中国国家标准GB/T20851-2007设计开发的产品。 Quipass 011型OBU安装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OBU主要存储被标识物体(如车辆、集装箱、货物等)的信息(如ID信息、身份信息、属性信息等)。作为与路侧单元(RSU)的微波天线交互的通信中继器,IC卡和RSU的数据交换只有通过OBU才能完成。Quipass 011型OBU带有符合ISO14443标准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接口,通过这个接口与IC卡进行读写通信。   慧科技第二代智能交通终端系统(OBU)   关键字: 智能交通 ITS OBU 调度系统 DGPS   关键词:智能交通 、OBU终端、DGPS、防震、密封机箱、无风扇设计、精确定位   前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拥堵无序一直是我国交通发展的一大桎梏,智能车辆调度系统的使命,就是使用智能技术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交通的有序管理。1999年,我国就将“智能交通”写入“十五”发展规划,自此,智能交通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街头。2003年,智慧科技以领先的技术优势,将广州市交通打造成走在城市智能交通前端的领先者。   一、 广州市智能交通运营现状   目前广州智能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智慧科技研发的第一代智能交通系统——OBU,这款系统包括视频、GPS、GPRS、和音频四大模块,由主机、外设两部分构成。主机包括:主板组件、视频组件、GPS组件、GPRS模块、WLAN卡、电源、功放、风扇、箱体、线束设备。外设部分包括键盘、LCD显示器、车内LED、车外LED、GPS天线、GPRS天线、行车记录仪、客流计及其他扩展设备。   主板组件采用VIA Luke的处理器和芯片组。使用Award BIOS,最高支持1GB内存,支持18-bit LVDS图形输出,有一个百兆以太网接口,丰富的I/O接口:COM×4、USB v2.0×4 , Mini-PCI slot ×1, PC 104+ ×1,以及存储接口:44pin IDE×1, SATA ×1, CF×1,支持程序1~255 Sec系统复位设置。支持12V电源输入,可在0 ~ 60℃环境正常工作。   至今,智慧科技第一代车载终端系统已经在广州市公交系统上运行了三年之久。三年来,系统一直运行良好,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在我们智能交通工程师的维护和改进下得到了解决。三年的发展和经验积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智能交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智能交通的应用需求和环境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高低已经不再是科技应用于生活的最终奥义,技术对环境的适用性和对限制的克服性能才是最重要的,而车载恶劣的应用环境对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存在着种种的限制,因此在设计第二代系统时,我们着重考虑了车载的应用环境因素。   二、车载环境对智能交通的限制   车载应用环境是相当严苛的,因此车载设备的性能要求也高于一般的电子化设备,在设计智能交通系统时,对应用环境的考虑显得尤为重要,使系统能适应车载环境并利用其环境创造比一般系统更大的价值。下面,我们将对车载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局限做简要的分析。   1. 环境方面   l 震动   由于公交车运行的路面不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