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全切显微技术中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咽管瘤全切显微技术中文课件

颅 咽 管 瘤 全 切 除 的 显 微 外 科 技 术 影响手术与疗效的因素 早期诊断,争取在肿瘤不大,各种神经功能尤其是下丘脑功能、内分泌功能和视觉功能尚好时,争取首次手术完成全切,是取得理想疗效的重要前提 熟悉肿瘤的病理特点, 熟悉鞍区和脑室的显微外科解剖,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尽可能利用脑的自然间隙来达到肿瘤,是提高颅咽管瘤全切率、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术前高质量的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对肿瘤的分型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制定严格的诊疗护理常规,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颅咽管瘤的分型 组织学分型: WHO脑肿瘤组织学分类(1993)将颅咽管瘤分为牙釉质型和鳞状上皮乳头型。儿童以牙釉质型为主,成人则以鳞状上皮乳头型稍多。 外科学分型: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生长方式 Rougerie (1962) 将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鞍内-鞍上向前扩展型、视交叉后型、巨大型和不典型型 Ciric (1980) 分为脑室内型、软脑膜下型、软脑膜外蛛网膜下型、蛛网膜外型(哑铃型)、蛛网膜外型(单纯鞍内型) Konovalov (1983) 分为鞍内型、鞍上型、鞍内-鞍上型和脑室内型,其中鞍上型又分为视交叉前型、视交叉下型和视交叉后型 Kobayashi (1984) 分为鞍前型、鞍内型、鞍后型和脑室型 Steno (1985) 分为鞍内-鞍上型和鞍上型,后者又分为脑室外型、脑室内型和混合型 Hoffman (1989) 分为鞍内型、视交叉前型和视交叉后型 Choux-Raybaud (1991) 分为鞍内型、结节漏斗型、脑室内型和广泛型 Fahlbusch (1993)分为3型:鞍内或鞍上-鞍膈下型、鞍上或鞍后-鞍膈上脑室外型、脑室内型 Yasargil (1990) 将颅咽管瘤分为 6 型:a 单纯鞍内-膈下型; b 鞍内鞍上-膈下膈上型 c 膈上-交叉旁-脑室外型; d 室内-室外型; e 脑室旁型; f 单纯脑室内型 4型分类 : 1. 膈上型 2. 膈下型 属鞍区颅咽管瘤 3. 室内型 4. 室内室外型 属三脑室颅咽管瘤 此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相关联 鞍 区 四 个 解 剖 间 隙 ( 右 翼 点 入 路 ) 小 结 鞍区颅咽管瘤 :翼点入路 膈上型 – 间隙 1,2,3 膈下型 – 环切离断法, 间隙 1,2 前置型视交叉 – 间隙 4 侵入三脑室 – 联合入路(首先采用翼点入路) 三脑室颅咽管瘤 :胼胝体入路 室内型 – 纵裂 - 胼胝体 - 侧脑室 - 室间孔 - 三脑室 室内室外型 – 联合入路(首先采用胼胝体入路) * 1. 2. 3. 4. 手 术 入 路 选 择 翼点入路 膈上型 膈下型 胼胝体入路 室内型 室内室外型 联合入路 膈上型 (突入三脑室较多) 室内室外型 (突至鞍区较多) 选 不 同 间 隙 : 切 除 鞍 区 颅 咽 管 瘤 ( 右 翼 点 入 路 ) 环 切 离 断 法 : 膈 下 型 颅 咽 管 瘤 ( 右 翼 点 入 路 ) 鞍 区 深 部 重 要 解 剖 结 构 ( 右翼点入路,经间隙 2 ) 胼胝体入路 : 切除三脑室颅咽管瘤 联 合 入 路 :翼点入路 + 胼胝体入路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