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思考.docVIP

对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思考

对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思考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共享的关注与推动越来越深入。在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共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色与优势,避免重复性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与文化环境,是当前高职园区提高资源共建共享集约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园区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陈向平(1964-),女,江苏江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汉语言文学。(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立项课题“高职教育园区实施通识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K2011328)和2010年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立项课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CDG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4-03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成绩之突出,都令人瞩目。这种带有共享教育资源特征的“教育园区”模式,为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园区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协同共享效益,提升高职园区建设集约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由于高职园区各办学主体对资源共享的理念、认识及办学层次上的差异,目前高职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仍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次,共享的载体和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图书信息资源和选修课程的共享方面,而共享的思路和途径比较保守,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上。实际上,在现有政策条件下,能让高职园区资源共享迈出一大步的载体与抓手,通识教育未尝不是一条重要路径。   在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能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共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色与优势,不仅投入少,而且容易统筹兼顾,避免重复性建设;不仅能有效探索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途径与方式,还可以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与文化环境。   一、关于通识教育与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的有利条件   关于通识教育,国内外学术界有种种概念与理解。我国李曼丽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定义,用“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进行系统解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①归结起来看,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本领的人”“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道德的人”“独立的人”“善良的人”“情感的人”“责任的人”。它们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则使受教育者成为“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②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吸引力质疑最多的是高职学生的素质问题,而令职业教育最为困惑的也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职业教育定位与实施“职业、技能与本领”的培养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又必须兼顾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资源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很难做到不厚此薄彼。从理论上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平起平坐,各自发挥应有的职能与作用。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领域,通识教育一直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专业教育关系谋生就业,可要努力学,通识教育是营养学分,可以轻松学。这种专业教育的“强势”思潮,也终究成为困扰与束缚中国职业教育向高等性迈进的步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抓实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工程,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做人与做事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高职学生中开展通识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通行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全校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指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设置的课程,覆盖面较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等。③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此外,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学校制度与纪律等潜在课程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④但归结起来,这种种通识教育的路径模式,不仅投入大,耗时费力,且收效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