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docVIP

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

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教学质量评估从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方面来看,还存在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标准整体趋同及评估过程监管不严等缺陷。为此,须通过明确评估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优化评估主体、细化评估层次等完善评估制度,保障评估工作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高校教学评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85-02   作者简介:周章明(1978-),男,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从事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研究。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该评估制度实施以来,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教学评估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评估的实效。   一、存在的问题1.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   绩效评估理论认为,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主要反映在指标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上。系统性是指在特定评估思想、评价工具的指导下建立的指标体系,它能较全面地评估组织的绩效,各个评价维度之间应有逻辑。从现有的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来看(见表1),19个二级指标侧重于对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影响教学水平因素的评估,但对从根本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却未涉猎,同时对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的评估指标关注较少。可见,该指标体系各指标间的逻辑联系并不紧密,各观测指标对教学质量的支撑作用也不够明显,评估指标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指标的有效性是指评估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能甄别绩效表现的好坏等次。现有的教学评估总体上是一种综合的、甄别性较差的评估模式。首先表现在评价维度过多、涉及面广和评估时间跨度大等方面。其次,关键性指标可测性差,造成“优良率”居高不下。如学生的思想状况几乎都被评为“A” (即“优秀”),否则就否定了高校办学的政治方向。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2007年共评估高校502所,其中优秀353所,占70%。这种结果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水平明显不相符合。最后,实际上好的学校也有较差的专业,但由于没有考虑学科和专业自身的特点,统一的评价标准难以甄别教学质量的好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表1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管理队伍,质量控制学风教师风范,学习风气教学效果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特色项目注:划线的为重要指标。   2.评估主体单一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方案、标准和组织实施,政府是唯一的评估主体,行政主导色彩较浓,忽视了教学质量其他主要利益相关方(如教师、学生、家庭和用人单位)。这种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估,虽然设置了高校“自评”环节,但也只是政府行政性评估中的一部分。行政性评估容易造成高校的迎合、应付甚至抵触,使评估无法获得真实的数据和准确的结果。缺乏其他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的竞争和验证,使评估的准确性也难以确认。此外,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国2 000多所院校进行评估,从实际操作来看也是非常困难的。   3.评估标准整体趋同   各高校的起点和发展历史不同,客观上不可能按同一个标准衡量。因此,评估标准必须多样化、多层次化和多类型化。目前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对部分类型院校有补充说明,但评价标准仍整体趋同,不管是“211”院校还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使用的指标体系大体相同,这显然有失公平。简单用一套指标体系评估,可能导致“千校一面”,不利于学校错位竞争及办出特色。由于缺乏分层分类指导,造成了高校办学定位上的集体非理性,即教学型大学希望办成教学研究型的,教学研究型的要办成研究型的;单科的要办成多科的,多科的要办成综合的;最后所有大学都办成综合的研究型大学。   4.评估过程缺乏监管   由于社会往往将教学评估水平的高低视为教育质量的好坏,在缺乏制度限制的情况下,有些高校为了争取评估结果的优秀,同教职工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大搞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比如编造缺漏的教学文件和虚假数据;盲目征地扩建,使学校背上巨额债务;花大量精力应付评估,而忽视基础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管理;等等。此外,由于排除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仅依靠专家自律,很难杜绝人情评估。   二、对策1.明确评估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科专业评估为核心   一是要明确评估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人才培养固然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但如果脱离了知识创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