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精品课件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广泛的宿主,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人和许多脊椎动物为其中间宿主,可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当人体感染弓形虫后,其免疫功能正常时常表现为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为目前医学上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受到重视。 一、形态 在弓形虫生活史中有五个不同形态阶段即速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对人体具致病或传染性的阶段为速殖子、包囊和卵囊。 ? 1.速殖子(tachyzoite) 主要寄生于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呈不对称的新月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侧扁平,另一侧膨隆,大小约4~7?m×2~3?m。 用姬氏液染色后,可见核位于虫体中央偏后,呈紫红色,胞浆呈蓝色,在虫体靠尖端半部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为副核体。从有核细胞内逸出游离于体液或组织液中的速殖子能作螺旋式转动。在细胞内寄生的虫体以内二芽、二分裂及裂体增殖等方式不断增殖,一般含有数个至十几个虫体,这个由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为假包囊(pseudocyst)。 生活史要点: 1.两个专一性 (1)终宿主 猫及猫科动物。 (2)终宿主体内寄生的细胞 肠上皮细胞,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孢子增殖产生卵囊) 生活史要点: 2.两个随意性 (1) 中间宿主 人及猪、鼠、猫、牛、羊及家禽等多种脊椎动物。 (2) 滋养体寄生细胞内或游离于体液或组织液中 假包囊寄生于除红细胞外的任何有核细胞。 包囊寄生于肠外的各器官组织(脑、眼等) 3.感染阶段--非特异性 (假包囊、包囊、滋养体和卵囊) 4.感染途径--多样性 弓形虫各感染阶段均可经口感染。 速殖子 损伤的皮肤粘膜 输血 器官移植 经胎盘血流致胎儿感染。 5.宿主转换--非定向性 三、致病 1.致病机制 致病作用与虫株毒力、原虫发育阶段的致病力、宿主的免疫状态和基因的表达有关有关。 强毒株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急性弓形虫病,甚至死亡。 弱毒株虫体进入机体后,增殖缓慢,在脑或其他组织中形成包囊,可使宿主处于长期隐性感染。 先天性感染的早期,当胎儿的免疫功能还未形成时,使那些可识别弓形虫抗原的T细胞发生凋亡而导致克隆清除,从而形成对弓形虫的中枢耐受,表现出弓形虫感染的流产、畸胎、死胎等。 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可有一个短暂的急性或轻微的临床症状,随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表现为隐性感染。 各种原因造成宿主免疫下降,这种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则会造成局部组织和脏器损伤而产生弓形虫病的各种症状。 弓形虫病的产生与虫体毒力的表达和宿主遗传因素所表现对虫体感染的敏感性有关系,如HLA-DQ基因在艾滋病患者中与弓形虫脑炎的敏感性有关。 临床症状: 主要取决于速殖子对组织的损坏程度和受损的器官。 其次,虫体在发育增殖过程中产生的弓形虫毒素(toxotoxin)等毒性物质也可使宿主肝、脾、神经系统等受到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包囊在体内寄生一般产生的反应较轻,但包囊中缓殖子增殖而使体积增大,挤压组织器官,也可导致功能障碍 速殖子 弓形虫感染急性期的主要致病阶段,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与急性炎症反应; 缓殖子 引起慢性感染期病变的主要原因,缓殖子在包囊内增殖使包囊增大而挤压器官,包囊破裂释出缓殖子,可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样炎症---脑与眼部慢性炎症。 * 宿主机体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时: 体内弓形虫大量增殖 缓殖子转变为速殖子,形成播散性病灶。 由隐性感染转为致死性急性弓形虫病。 如艾滋病常并发弓形虫病脑炎而死亡。 2.临床表现 弓形虫感染者多为隐性感染状态。 临床表现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弓形虫病。 (1)获得性弓形虫病 ①隐匿型: ②淋巴结型 :* 淋巴结肿大最常见 ③脑膜脑炎型: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④心肌炎型: ⑤全身重症型: (2)先天性弓形虫病 为孕期内初次感染弓形虫, 弓形虫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①隐匿型: ②流产型:妊娠早期的初次急性弓形虫感染可导致死胎或自发性流产,未曾见有慢性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第二次流产。 *异常妊娠 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胎; (2)先天性弓形虫病 ③全身感染型:多见于新生儿弓形虫病患者,系弓形虫迅速在各脏器增殖,直接破坏所寄生的细胞所致。 ④眼弓形虫病: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和视力障碍等最为常见。 ⑤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积水、无脑儿、小头畸形、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